昨天,市政协继续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消费枢纽城市组织常委视察,常委们分别就优质品牌商品消费、国际教育消费、国际医疗消费、养老产业四个主题分赴四个点位进行视察。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在“三城一区”引进人才密集地区和海淀区、朝阳区等,区域,新建11所国际学校。
教育 ,区域将新建11所国际学校
在参观完海淀外国语学校之后,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与政协委员向政协常委们介绍,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有外国留学生近12万人,其中高校留学生8.8万人次,全市有95所学校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质。市教委今年发布了《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在提升现有国际学校质量的基础上,支持新建一批国际学校,包括支持在“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人才密集地区和海淀区、朝阳区等,区域,新建11所国际学校。本市还将探索取消接受外国学生资质审核。市教委拟制定《关于外国学生就读北京市幼儿园、普通中小学、职业高中的若干意见》,允许北京市所有幼儿园、普通中小学、职业高中招收外国学生。
市政协常委们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政策创新,提高国际学校的办学水平,切实满足引进人才子女就读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需求。
养老 疏解腾退闲置设施优先建养老设施
市政协常委们来到双井恭和苑老年公寓和双桥恭和家园视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18年底,全市运营养老机构526家,养老床位10.8万张,70%以上养老床位由社会资本建设或运营。北京市还加大了土地设施支持,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移交办法,规定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产权无偿移交给民政部门,累计移交75处,在建和待移交82处。发布建设项目规划使用性质正负面清单,将养老设施纳入正面清单,规定全市疏解腾退的闲置设施优先用于养老设施建设。
市政协常委们认为:社会资本获取养老用地难,养老用地少、获取方式单一、价格高是养老用地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尤其是在老年人口密集、设施紧缺的,城区矛盾更加突出。老有所养,应本着就近养老原则,按照区域居住人口比例,采取无偿划拨、协议出让等方式多举措增加供地力度,保证其养老用地性质长期不变,实现就近养老土地成本最小化。
医疗 启动国际化医疗服务试点
市政协常委们来到位于朝阳区的和睦家医疗视察。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市已经初步编制形成了《北京市国际医疗服务发展改革创新工作方案》,着重围绕解决国际医疗发展中的政策障碍提出进一步改革创新的举措,该方案目前正在书面征求市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意见。
北京市已经积极探索启动了国际化医疗服务试点,在朝阳区、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昌平区、顺义区等六个试点区和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广安门中医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七家试点医疗机构,希望通过国际化医疗服务试点,着重解决国际化医疗服务内涵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制定国际化医疗服务的配套政策,打通国际化医疗服务存在的堵点、难点。
出台国际化医疗服务指南,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示范效果的国际化医院。国际化医疗试点医院将在四个方面与国际接轨。首先,要在语言、流程、服务环境等服务方面与国际接轨;其次,要在技术上接轨。北京目前也在考虑积极推进国外已经应用或者上市的医疗技术和药品能够在本市先行先试;第三,要在管理上接轨,包括引进国外的先进团队,在薪酬、提高效率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第四,要在医保支付方面与国际接轨,除了基本医保之外,商业保险也要对接。
为推进更多国际化高水平医疗资源在北京市落地,促进外籍医疗人才交流合作,市卫健委积极优化涉外医疗机构和外国医师准入政策。近三年,市卫健委批准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和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的医疗机构6家,全市登记的中外合资合作和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的医疗机构已达17家,在北京市执业的外国医师达到300多人。
市政协常委们建议:国际化医疗服务试点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支持,试点医院在财务管理、价格管理、保险对接、药品和器械进口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政策协同,一些政策调整涉及国家层面的政策突破,需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国际化医疗服务尚缺乏明确的服务标准和指南,在就医流程、环境设施、医务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应积极促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推进相关国际医院示范项目落地,做好国际人才医疗保障,为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医疗支撑。
本报记者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