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城市,截至2018年底,北京开展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达100个,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达到30%。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话题已不陌生,垃圾分类的推广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近期市人大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居民对生活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2成。
从今天起,我们推出“垃圾分类社区调查行”系列报道,把目光聚焦在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记者深入社区,从生活垃圾的源头开始,调查垃圾分类制度的现状、成效和困扰。
东城区光明楼小区9号楼前,两个带有“龙潭街道分类垃圾收集点”牌子的垃圾箱很是显眼。居民只需正确投放500克厨余垃圾,就可以在一旁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那里获得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后可兑换物品或超市购物券。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兑换积分”的模式已在本市百余个社区铺开。
短短10分钟里,光明楼小区9号楼前的垃圾箱就有5位居民“光顾”并成功积分。“参与刚半年就攒了100多分,能换不少块肥皂呢!”老住户刘大妈谈及“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模式时赞不绝口。“人家说了,这厨余垃圾就是能烂的垃圾,咱立马就明白了。”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7:00至9:30、17:00至19:30在岗,刘大妈说:“养成习惯了,到点儿就想去送垃圾。”
像这样的分类垃圾收集点,龙潭街道总共设置了68个,实现了全覆盖。每个站点辐射4至5栋居民楼、约400户居民。相关负责人介绍,专业的清运团队每天都要将各社区收集上来的厨余垃圾转运至街道设置的两处集中点位,随后由东城区城市运行,的厨余运输车到集中点位装车,运到玉蜓桥厨余垃圾周转站后再统一外运和处理。龙潭街道“垃圾分类积分”模式运行一年半以来,居民参与率逐渐上升,目前已达40%。
朝阳区劲松五区是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这里已探索多年“垃圾分类兑换积分”,除了在垃圾桶边建设“绿馨小屋”提供宣传,劲松还设计了、客户端,居民参与次数、投放重量、所得积分、可换购商品,都可以显示在客户端里。
“过节来了不少亲戚朋友,做了顿大餐,垃圾多了点。”记者在这里看到,居民一边和指导员打招呼,一边熟练地打开了手机中的绿宝e生活客户端条码。称重、扫码,不出1分钟,客户端显示:今天共收集2公斤厨余垃圾,总积分增加4分。
记者发现,在客户端中,120分可以换五块透明皂,150分可以换一打百洁布,200分则可兑换一桶洗洁精……近五十种日用品供居民选择。成功下单后,还能选择送货上门或到超市自提。
不仅如此,为了响应市城管委正在推广的“干湿分离”新模式,劲松已经将居民生活垃圾由原来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简化为更直观清晰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再通过高频次的宣传,减少居民在识别垃圾类别上的困惑,劲松街道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已达50%。朝阳区基于“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打造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目前已经在亚运村、劲松、将台等地全面铺开。到今年年底,这一模式将覆盖全区43个街乡。
记者了解到,包括东城区建,街道、龙潭街道,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四季青镇,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在内的十余个街镇,总计百余个社区都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模式。
记者手记
激励方案切忌一刀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待“垃圾分类兑换积分”这种激励模式,居民在支持赞成的同时,也希望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
东城区某老旧小区一位老人表示,社区推广的“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模式规定:只有投放够500克厨余垃圾才能积分,但家里就两口人,每天并没有足够的垃圾,几个月下来也没积多少分。“我们更希望‘兑换积分’设立阶梯制,多投多积分,少投少积分。”在该小区,不少居民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尽管劲松街道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已达50%,高于本市大多数街道,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制定“奖励积分+文明积分的”的“双积分模式”让更多居民行动起来。因此,在实行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模式的社区,应根据社区人员结构特点,制定便民的兑换政策,切忌“一刀切”。有些政策能在,城区某老旧小区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它能,运行在郊区的新社区。
“垃圾分类兑换积分”从理念到行动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些“不方便”。应让居民形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价值观——正因为这一点点的“不方便”,才让垃圾从产生源头就实现了分开。这就需要管理者做好与居民的沟通,既做好垃圾分类探索,又照顾好居民情绪,在“方便”与“不方便”之间找好平衡。
另外,现行的“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模式中,少不了指导员。据了解,光明楼社区每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月工资为2500元,整个街道68位指导员,这意味着龙潭街道每年要拿出200多万元来支付指导员工资。另外,尽管积分兑换的物品都相对廉价,但因为数量较大,对于街道来说依然是一笔开支。那些没有太强经济实力的镇街,如果聘不起指导员、发不起小奖品,是否就意味着垃圾分类工作无法开展呢?或许,这正是阻挡“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更大范围推广的原因。
本报记者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