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附中考点,老师们身着大红衣裙为考生鼓劲加油。
本报记者 王海欣 摄
获悉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请相关专家进行了分析点评。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
引导感悟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北京高考大作文第①题“文明的韧性”,引导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内核,通过对中国历史关键时刻的回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需求的思考,激发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题目提示考生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加以思考。考生可以调动语文知识储备,联想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神话,联想到“水滴石穿”“百炼成钢”“磨杵成针”等成语,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诗句,从中领悟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韧”之文化魂魄;考生还可以调动思想文化积累,体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体会革命先辈为救国图强,建立新中国百折不回、九死未悔的英雄主义,体会新时代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奉献创新的理想追求,从中领悟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韧”之文化基因;考生亦可以联系生活中诸多角度的观察,从普通人的生存智慧里,从绵延不绝的家族血脉里,从维系文化认同的方块字里,领悟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之“韧”。
题目引导考生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深入思考感悟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从而升华对中华文明的深层认知与深刻认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题目要求考生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不同水平的考生能有话可说,为考生在展示其知识积累和思想认识方面搭建开放的平台。
将成长置于国家发展的进程中
大作文第②题“2019的色彩”,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色彩,形象地表达对2019年的感受和认识。2019年是有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19年身边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发生: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召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牌点亮,大兴国际机场即将启用;2019年也是考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众多考生迈入成年,他们经过高考选拔,即将进入大学的校门,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即将面临人生的选择,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题目引导考生将自身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以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襟抱,思考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题目要求考生将这种思考赋予一种色彩:可以是代表收获与辉煌的金黄色,可以是代表热烈与激情的鲜红色,可以是代表希望与繁荣的绿色,可以是代表高尚与宏远的蓝色……考生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写抒情散文,给形象思维能力强、文学表达水平高的考生预留了足够的展示空间。
精华学校副校长申怡
大作文让所有的人有话可说
今年北京作文总的来看,没有阅读的积淀、没有对文化文明的体悟、没有对时代的关注、没有个人的思考,枉谈成文。
纵观题目,大方向大色调没变,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发现学生熟悉的点: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五四运动、祖国华诞……然而,这些点又都不是单独存在,他们都有着依托的题目主体。
写议论文,核心在于理解“韧性”,“韧”的前提——自身的柔软坚实;“韧”的环境——经风雨历坎坷;“韧”的特点——不折断;“韧”的具象——中华文明……如此这般,学生在细致的审题分析过程中,已经可以梳理清楚写作的思路。
有了清晰的立意与明确的写作方向范围,再看适用内容的提示:爱历史的,讲历史变迁;懂文化的,聊思想文化;重积累的,说语言文字;有爱好的,谈文学艺术。就算是了解甚少、理解泛泛,也可以直接联系社会生活,放眼看看国人品格。让所有的人,有话可说,又不至于信口开河;注重底蕴,又不流于陈词滥调。
再说记叙文,固然有2019年的大事,戳中平时备考的,与痛点。看写作主体,是学生赋予2019年的色彩,给予了学生写作的空间;2019年的色彩,更该是学生的个性色彩。同时,前提条件里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缺一不可。更该重视的,作文要将这些因素综合全面结合在一起,寻找一个事件,挖掘一种内涵,注入一份情感,绘制一方色彩。
由题目思语文,语文要什么?扎实的基本功!不是投机取巧的看些时事,不是急功近利的找些技巧。能看懂题,需要的是能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能整合内容,需要的是思维的品质;能结合具体内容,需要的是扎实的积累;能顺畅表达,需要的是到位的语言表达功夫。
小作文让阅读向深处广处延展
小作文三篇题目,断续锁定名著阅读,而这样的阅读,也在向深处广处延展,使得学生课外的阅读,必须到位。从情节上,要了解《呐喊》的各篇结尾,不仅能讲故事,更要说启迪;从人物上,锁定《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特点要说出“内心强大”,知其事,更要解其人;从情感上,赞美《边城》与《红楼梦》中“心清如水”的人,触其心,更要表己情。
读书要求,有大有小,可放可收;写作要求,能叙能议,要情要思。可以说,在小作文身上,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语文的全面素养要求。
为今年的作文题点赞,不管如何,语文毕竟是语言文学的艺术,她的灵气是任何风潮所抹煞不去的,是为,语文的韧性。
本报记者 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