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尹星云)6月5日,在北京通州老城区熊家胡同的巷子里,居民们自愿捐出的“老物件”双喇叭卡带收录机、羊拐、粮票、鞋楦儿、暖水瓶、剃头推子等,被一个一个摆放进胡同墙上新建造的栅格橱窗里,让这条整修一新的背街小巷一下子被满满的生活记忆包围,成为大运河畔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中仓街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是通州区启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以来,一次性改造范围,、涉及胡同最多的更新改造项目。工程位于通州老城区中仓区域,共涉及回民胡同、悟仙观胡同、熊家胡同、西大街等15条背街小巷,总长约4.8公里,其中10条位于通州南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内。
从2018年11月至今,遵循“先规划,后实施,先修缮,后利用”的原则,采用街巷微改造和渐进式更新的模式,对区域内的建筑立面、街面、屋檐、门窗等进行改造,并增设大门扶手、坡道等便民设施百余处。项目地处“加强通州老城、南大街历史片区保护”要求的核心区域,改造提升更新街巷的基础设施,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彰显通州历史底蕴,为这一区域保留住属于本地居民的,接地气、有温度的历史和生活记忆。
中仓原是古代漕船经大运河进京存放粮食的仓库,自元代以来每年由中原、江南各省北上进京的三四百万石漕粮,十之一二存放在通州的中仓和西仓。在项目实施前期,项目团队频繁走访街巷、图书馆、方志馆,从大量的文献、文物和现存实物中找寻中仓、南大街、十八半截胡同这些地方的过往和文化气质。经过扎实细致的整理和归纳,他们为中仓街道归纳出了运河文化、仓储文化、民俗文化三大文化主题,并据此为每一条街道进行定制化的规划设计。
“比如熊家胡同,我们的规划设计方向是打造'最接地气的博物馆'。”北京建工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道。在胡同的东头,一片拆违形成的“留白”空地被建成了“农耕小陈列区”,碾子、磨盘、石杵等有序陈列。熊家胡同南墙是一整面墙,利用这个特点,项目团队设计了贴墙建造的五六层中式多宝格,将富于年代感的老物件“请”进里边,透过玻璃窗整齐陈列。从储藏粮食的粮仓到处理粮食的农具、从农耕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再到市场经济时代,罕见的“橱窗博物馆”搭建着属于这块土地的历史记忆与逻辑,名曰博物馆,不见建筑物,一眼找到历史,居民们可以在穿行胡同之间感受时代的温度。
通州西大街历史上是连接运河与京城最重要的通道,是皇帝东游、万国朝拜、四方进贡、商贾行旅、水陆进京的必经之地。古画《潞河督运图》描绘了清朝乾隆年间,自张家湾至通州城绵亘十余里的风光人情,岸上的古通州城内,各行各业的店铺作坊与熙熙攘攘的人流,重现了京东商贸,的繁荣气象。为了更好的展现清中期工笔淡彩绘画的画风,项目团队专门从艺术家聚集的通州宋庄聘请了8位技法娴熟的画师,进行《潞河督运图》手绘创作。手绘创作经历30余天,完成画中船只描绘64艘,人物形象820余个。最终,古画新成,在同一条通衢之路上,实现了古今的时空交汇与融合。
据介绍,在中仓街道提升项目中,手绘创作的运用十分广泛,总计有遍及9条街巷的60余幅作品采用手绘完成。为贴合不同街道的气质与定位,画师们采用了不同的技法。在原属通州旧城南墙外蔬菜地的南小园街,画师们用油画的渲染方式重新创作了明清时期文昌阁十二景之一的“绕郭蔬畦”,并在四面墙面画出了“绕郭蔬畦”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致,再辅以二水并流、长桥映月、柳荫龙舟等“通州八景”,给居民带来了更现代、更直观的呈现通州古景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