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莹莹)双喇叭卡带收录机、羊拐、粮票、鞋楦儿、暖水瓶……上午,在通州老城区熊家胡同的巷子里,居民们自愿捐出的“老物件”被一个一个摆放进胡同墙上新建造的栅格橱窗里,让整修一新的小巷一下子多了份“烟火气”。今天,由北京建工承建的中仓街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全部亮相,15条背街小巷成为大运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中仓街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是通州区启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以来,一次性改造范围,、涉及胡同最多的更新改造项目。工程位于通州老城区中仓区域,共涉及回民胡同、悟仙观胡同、熊家胡同、西大街等15条背街小巷,总长约4.8公里,其中10条位于通州南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内。
“从2018年11月至今,我们采用街巷微改造和渐进式更新的模式,对区域内的建筑立面、街面、屋檐、门窗等进行改造,并增设大门扶手、坡道等便民设施百余处。”北京建工中仓街道整治提升项目负责人霍相男介绍,由于项目地处“加强通州老城、南大街历史片区保护”要求的核心区域,在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如何彰显通州历史底蕴,为本地居民留住历史和生活记忆,也成为施工中的一大课题。为此,在项目实施前期,项目团队遍访了街巷、图书馆、方志馆,从文献文物和现存实物中找寻中仓、南大街、十八半截胡同等的过往,据此为中仓街道归纳出了运河文化、仓储文化、民俗文化三大文化主题,并为每一条街道进行定制化的规划设计。
“比如熊家胡同,我们的规划设计方向是打造‘最接地气的博物馆’。”按照指引,记者在熊家胡同看到,胡同的东头,一片拆违形成的“留白”空地被建成了“农耕小陈列区”,碾子、磨盘、石杵等有序陈列。胡同的南墙,贴墙建造了五层中式多宝槅,将富于年代感的老物件“请”进里边。从储藏粮食的粮仓到处理粮食的农具,从农耕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再到市场经济时代,别出心裁的“橱窗博物馆”让居民能在穿行之时一眼找到历史。
通州西大街上,一幅6.8米长的手绘《潞河督运图》跃然墙上。“彰显中仓地区的‘运河文化’、‘仓储文化’,没有什么比《潞河督运图》更传神和生动的了。”霍相男揭秘,为了更好地展现清中期工笔淡彩绘画的画风,项目团队专门从宋庄聘请了8位技法娴熟的画师,历经30多天,手绘完成了画中64艘船只和820余个人物的描摹。
不仅是通州西大街,记者了解到,在中仓街道提升项目中,总计有遍及9条街巷的60余幅作品全部都由手绘完成。而且,为了贴合不同街道的“气质”,画师们采用了不同的技法。在原属通州旧城南墙外蔬菜地的南小园街,画师们用油画的渲染方式重新创作了明清时期文昌阁十二景之一的“绕郭蔬畦”,并在四面墙面画出了“绕郭蔬畦”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致,再辅以二水会流、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等通州八景,给居民带来了更现代、更直观的古景呈现形式。
在熊家胡同住了40多年的刘晓英阿姨,就很喜欢现如今的胡同。“您瞧,青砖灰瓦,古香古色的,看到了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