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昨天,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东直门南北小街,沿街建筑立面经过封堵“开墙打洞”、修缮重建后,恢复了古朴典雅风貌。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曹政
胡同深处,砌砖抹灰的师傅个个身手不凡。修一段砖墙,砖缝得拿着尺子精确到毫米;墙根砌几层砖,只能单数、不能双数,这都是古建行当里的“铁规矩”。
去年8月,这些古建工匠们被紧急从故宫博物院、清西陵等古建工程上抽调到北新桥,参与31条街巷的环境整治提升。“师傅们在修复古建筑多年,手艺地道,修缮胡同当然更内行。”施工方北京城建亚泰集团项目执行经理赵坤道出了找古建工匠修胡同的真正原因。据悉,目前该工程正在收尾,月底31条街巷就将修葺完成,再现古都风貌。
修故宫的师傅修胡同
前不久,后永康北巷修葺完成。在这条胡同里住了50多年的王女士感叹:“真像我小时候的胡同。”
这几个字的评价让赵坤格外感动,他觉得手艺被认可了。
10个月前,北新桥31条街巷启动环境整治提升。这31条街巷加起来总长度近20000米,除了要拆除违法建筑、封堵“开墙打洞”、危房修缮重建外,还要对沿街立面的“门、窗、墙、牌、匾、檐、线、管、罩、绿”这10个要素进行整治提升。沿街的建筑里不少都是古建筑,留存古都风貌是“硬杠杠”,不能因为改造丢了京味儿。
如何留住这京韵京味儿?与以往的工程不同,北新桥这31条街巷的施工队不只是干建筑工程的,手里还握着古建筑和文物保护的资质。施工前,赵坤专门抽调了5支古建施工劳务队,还聘请了3位古建筑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打磨施工方案。
“古建工匠参与街巷环境整治,更加有助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这些工匠们大都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古建筑施工经验,参与过故宫博物院、清西陵、沈家本故居等多项古建仿古工程。”他说,由于南小街、海运仓、后永康胡同等多处院落建筑属大木结构、合瓦屋面,师傅们专门采用了小停泥古建墙面、砖雕等古建修复手法。
修复全按古建规矩来
施工前,师傅们围着周边几条胡同“考察”了许久,得出的结论是:“不规矩。”
古建行当里有不能被打破的铁规矩。即便是最常见的砖,怎么码、砌几层、缝隙留多少都有讲究。比如胡同墙根下、外墙离地凸出来的“下肩”,“这下肩砌砖不能砌双数。”赵坤说,古建讲究“单数为阳”,房子这下肩的层数只能是单数。
再比如砖缝。北新桥这31条街巷的很多胡同里都用上了古建墙面贴片。按要求,砖缝必须控制在3到5毫米之内,而墙砌到,处必须是整块、不能是半块。这就格外考验师傅们的手艺:胡同的院墙高矮不均,师傅们就得在一道道砖缝上调节误差,还不能让人看出来砖缝尺寸不一。全都做到了,才能保证院墙的完整美观。
墙面砌筑完成后也不意味着完工了,还要依次经过墁干活、打点、墁水活和冲水;之后,师傅们再将墙面磨平,用“砖药”将砖的残缺部分和砖上的砂眼填平;还得沾水打磨,以求得色泽和质感整体一致;直到,才用清水将整个墙面冲洗干净,显出“真砖实缝”效果。
百十来座门楼得复原
如果遇到与传统风貌不符的,赵坤还得跟居民挨家挨户协商,拿出改造方案。截至目前,已经有80座门楼被复建、60座门楼被修缮。
到了海运仓社区等老旧小区,难点则变成了拆违。这些老旧小区里,占用公共绿地、私自圈地、硬化地面、私搭乱建已是常事。经过多轮沟通,才得以拆除违建、恢复景观绿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拆了1000多处违建,意味着要与1000多户居民沟通,每户都得反复几轮互动,才得以成功。”施工方北京城建亚泰集团副总经理刘建生说。
违建拆除后,腾出的空地上建起“口袋公园”“街心花园”,目前已有8处公园完工。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提升中,街巷中还升级了不少便民设施:胡同拐角处增添了石材或铁艺作护角,起到了防撞功效;部分院门口还安装了坡道护栏扶手,方便老人行走台阶。
据介绍,这31条街巷目前总体进度已完成了98%,目前正在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将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