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薇)继去年本市试点实施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5388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康复之后,昨天,本市2019年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工作正式启动。今年该项目已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计划10月底前完成10000名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工作。
据市残联介绍,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残联就启动了项目招标工作,通过公开招标,有17家医疗机构和1家社会组织入围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市级项目服务。根据计划安排,今年,区级项目将为4000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康复,市级项目将为6000名肢体残疾人提供服务保障。
据了解,本市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将由参与项目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专业人员将针对评估结果为残疾人量身订制康复计划,提供精准服务。根据康复方案,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的内容将包括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生活技能训练和康复知识培训等,为每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个月,不超过3个月,人均服务次数不少于30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45分钟,培训家属康复服务技能15分钟。
残疾人符合什么条件可以参与到康复服务中来呢?市残联表示,市级项目的服务对象为持有本市残疾人证,年龄16周岁(含)以上,具有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家庭培训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人,且无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困难(低保、低收入、无业、一户多残等)、中重度(三级及以上)和没有参加过此类项目的残疾人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