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史家胡同54号院居民宗女士和设计师(右)一起介绍自己参与改建的微花园。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陈雪柠
废旧马桶改造成文艺花池,老砖瓦砌出漂亮花坛,搭建浇灌系统收集利用空调水。春光明媚的五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联合团队与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居民联手在家门口改造建设了6座别具匠心的微花园,为美丽的胡同又添新景致。
昨天下午,参与微花园共建的居民们齐聚史家胡同博物馆,4户居民在微花园评比中捧回了“大奖”。“不用再去公园,咱们家门口就有赏心悦目的小花园!”居民宗秀英笑着说。
东城区史家胡同54号院门口的小园子,有个亲切的昵称叫“墙根儿花园”。别看这块地进深只有不到80厘米,经过一番改造,如今已是春意盎然。木隔板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土绣球、喇叭花等露地花卉,旁边的花池用老砖和瓦片做出高低层次,放上各式各样的盆栽,居民用竹竿搭接的种植池也被保留下来,成了半片菜畦。
这是一次胡同微花园的设计改造,也是一次闲置旧物的重新利用。“这些空的花盆都可以用,不够的话院儿里还有,我还有没用的酒瓶、菜篮、电饭煲内胆。”80多岁的宗秀英老人声音清脆,手脚麻利。在设计师的规划下,原本堆在院子里的废弃物件儿被一一安置,就连破旧的电热水壶里也被种上了小花,别有趣味。
“物业想帮我照看我都舍不得,这是咱们居民自己的花园。”宗秀英老人门前的这块地成了“香饽饽”,路过的小朋友常禁不住凑过来闻一闻、摸一摸,好奇的邻居总来聊天拍照,有的甚至直接询问怎么改造自家的院子。
史家胡同54号院,是这次北规院和央美的联合团队与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居民联手共建改造的6座微花园之一。这不是一次“一拍脑袋就上马”的活动,而是经过了持续多年的社区培育和孵化。
在院子里种花弄草一直是胡同居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2016年,央美师生开始用图纸、画笔和影像记录老城胡同里居民自发营造的生命力旺盛的微花园。近两年来,北规院和央美的联合团队又以朝阳门街道为基地,组织当地居民开展了“旧物改造盆栽工作坊”“微花园景观设计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与街坊邻里探讨共同提升胡同微景观的可能性。
从摇头否定到双手支持,在规划师、设计师的引导下,今年春天,史家胡同6户居民与联合团队合作,亲手重塑家门口的微花园、微景观。
为了设计出最适合胡同的微花园,联合团队和居民开展了好几轮调研和讨论。施工前,年过八十的居民专门清理了门前的过道,有人主动提议把院子里的煤棚拆掉,给邻里共同的微花园腾出地方。施工当天,原本晴朗的天气忽然下起雨来,大家穿上雨衣冒雨施工,赶在最适合种植的春季,让微花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史家胡同15号院,腌菜的坛罐、胡同老砖、旧花盆、鸟笼、废弃马桶和精心搭配的植物结合,旺盛生长的蔬菜与头顶的柿子树相映成趣,柿子树下设计的木隔板还能纳凉读书,两全其美。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它得名“时光花园”。44号院的小花园在地下室的屋顶上,用PVC管搭建的自动灌溉系统可以利用空调冷凝水浇灌植物,省时省力。独特的设计让它得名“空中雨水花园”。
“别看冬天胡同里光线不错,到了夏天树叶长出来,这里光照很差,一定要选择喜阴的花。”“这里土质不好,不能种根太深的植物。”居民的参与让微花园改造更加贴近大家心窝里的需求,也催生居民自发长期维护花园环境的积极性,珍惜共同的劳动成果。
央美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的侯晓蕾老师如今已是胡同居民的老朋友。“在长期研究老城景观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胡同居民自发种植的宝贵意义。而与居民共建共治微花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留白增绿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区营造美好环境的有利契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引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像微花园一样接地气、有人情味儿的街区更新实践会陆续落地,为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