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杨师傅正在门头上手绘彩画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南北池子大街和东华门大街上,一群施工人员在街道两侧的小型围挡内,对着一处处木门、门头、外墙、屋檐和门廊彩绘精雕细琢。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施工方北京建工三建获悉,作为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的一部分,东华门街道环境提升工程已完成80%,本月底将全面完工,再现北京老城的传统风貌。
提升后符合中轴线申遗要求
此次东华门街道“百街千巷”环境提升工程,施工范围包括东华门大街,南北池子大街,总长2.1公里,该区域西邻故宫,东接,井商业区,涉及近百户商铺、110户居民。
“虽然紧邻北京中轴线,但这三条街巷原先的建筑风貌混杂,比如建筑外立面的修补与粉刷不符合传统工艺,加上部分设施老化,有些外墙的墙皮都是破损的。” 对于施工前的样子,南北池子和东华门大街环境提升工程负责人陈宁坤说,街巷提升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和造型将符合中轴线申遗的要求。
拆除所有商业气息门头
陈宁坤介绍,施工主要包括门、窗、墙、檐、线、管、彩绘、绿化等27项主要任务,光是大门的门头就细分为随墙门门头、西洋门门头和垂花门门头等种类,墙面则有涂料墙面、石材墙面、砖雕墙面。陈宁坤以临街建筑的外立面提升为例说,原先带有商业气息的门头都要拆除,恢复建筑传统的外立面及坡屋面,符合老北京院落规制,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韵味”;院门的修缮中,原先的大铁门也要更换为老北京民居使用的木门。此外,街巷上空的架空线要入地,路面还要补植绿化。
陈宁坤表示,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考量。比如,墙面要在根部镶嵌陡板石和台明石,台明石以上先贴大停泥贴片,再贴小停泥贴片,然后在檐口设置冰盘檐,充分展现老北京的建筑风貌;防盗窗在符合仿古建筑规制的前提下从设计样式与颜色种类上尽量丰富,实现古法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改造设计得到居民认可
“现在出门进门都像是换了套房子,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居住的环境,真正称得上是‘北京范儿’了!” 家住南池子大街的老住户顾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听说自家的老院子要按仿古工艺提升改造,他还担心家里上百年的老宅老门“变了味儿”。当施工人员按传统工艺更换了房瓦,并在门头上绘制彩绘后,他心里有底了。
更让顾先生感慨的是,施工人员事先都会做出设计小样,然后与居民沟通,直到大伙儿认可了才开始施工。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亮点
,采用手绘油漆彩画“修旧如旧”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东华门大街看到,两侧的临街建筑经过提升改造,显露出青砖灰瓦、红窗彩绘的老北京特色,与不远处的故宫东华门共同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施工中项目团队采取了‘修旧如旧’的做法。” 陈宁坤指着一扇正在施工的木门说,用传统古法修缮这样一扇木门,首先要将原有的门漆剔除,再把猪血桐油刷到门上,待到七八分干时,压入麻丝,然后从粗灰到细灰依次粉刷五遍,俗称“一麻五灰”,晾干后刮上专用腻子,,刷三遍油漆。这一套工艺做下来,至少需要15天时间。而同类的木门要修缮50扇。
建筑上,使用手绘进行油漆彩画也是一大亮点,而且手绘面积之大、涉及样式之多,在东城区“百街千巷”整治中称得上,。“常规的胡同街巷整治中,门廊、垂花门的彩绘大都直接采用贴画的做法。而手绘彩画,除了色彩更鲜艳外,画面也有立体感。” 陈宁坤表示,手绘油漆彩画对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首先要在门廊上加外墙防水灰,灰面必须平整,然后在上面筑漆,待干后加入丙烯颜料,才能进行绘画。与在纸上作画不同,门廊彩画要特别注意画面的工整和颜料的搭配,比例及色彩的明暗要靠多年的经验才能判断。
为此,项目团队特地从南方请来了从事彩画26年的资深画师杨师傅。昨天下午,杨师傅正在东华门大街南侧一间修缮好的仿古建筑上描摹一幅山水彩画,“这是民间使用最多的苏式彩绘,以山水、花鸟和人物故事为主。” 杨师傅说,油漆彩绘是古建筑修缮的,一道工艺,起到“画龙点睛”的美化效果。
在人流密集的大街上进行手绘彩画,杨师傅也是第一次。为了完成好130余幅彩画,半年多来,他和徒弟已经画秃了70余套画笔,使用矿物质颜料、丙烯颜料、彩绘专用胶料、胶矾水、金箔等各类彩绘材料60余种,以及60多项的颜料。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一个细节,不久前,一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修复专家路过东华门大街,看到手绘的彩画后称赞道:“没想到在故宫之外还能看到有人在做纯手工油漆彩绘,而且做得这么精致。现在故宫以外很少有人会做这项工艺了。”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