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春意正浓。目前,圆明园含经堂遗址附近的上万株牡丹已迎来盛花期,这是园内面积,的牡丹观赏区。记者了解到,今年圆明园在含经堂遗址复原盛时的四座蒙古包,再现,盛景。蒙古包将向游人开放,进行文化陈列展示,蒙古包外还将有身着蒙古服饰的圆明园志愿者进行民族舞蹈表演。
圆明园正在举办第二十四届踏青节,目前园内繁花似锦,丁香、桃花、二月兰、文冠果、牡丹等春花相继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其中牡丹最受游客喜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因花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素有“花中,”的美誉。圆明园内种植有大量牡丹,较为名贵的有魏紫、姚黄、豆绿、赵粉、花二乔、黑花魁等品种。含经堂遗址是圆明园内面积,的牡丹观赏区,两万多平方米的200多种牡丹现已到盛花期,上万株牡丹在遗址旁绽放。
据圆明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清代乾隆皇帝曾把长春园视为“归政娱老”之所,是其退休后的居住之地。含经堂位于长春园,地带,四周山水花木环抱,是该园内,的园林建筑风景群。“根据历史记载,蒙古包是清代宫廷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举行外藩宴的礼仪场所和安供佛像的佛堂。今年,圆明园根据史实恢复历史风貌,在含经堂遗址复原盛时的四座蒙古包,重现,盛世时的风貌。”(记者 夏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