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城市管理委部署,今年是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专项行动(2017年—2019年)的收官之年,核心区要完成辖区内全部2336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务,目前已基本整治完成1226条。今年还将在核心区打造200条示范背街小巷。此外,今年城市副,(通州区)将完成20条、朝阳区完成330条、海淀区完成110条、丰台区完成50条、石景山区完成29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务。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区已制定完成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区级方案,在完成市级任务的同时,还制定了区级任务,同时注重挖掘区域内涵,彰显文化特色。
多区自我加压
增任务提标准
北青报记者从部分区级方案中了解到,多区自我加压,在落实市级任务的基础上,额外制定区级任务,部分区整治背街小巷数量实现翻倍。
比如,海淀区在2019年市级任务110条的基础上,制定区级任务145条;通州区在20条市级任务的基础上,制定21条区级任务。这两个区的区级任务均高于市级任务。
据海淀区城市管理委环境建设科副科长焦庆辉介绍,按照市里部署, 2017年至2019年共整治背街小巷198条,但在整个海淀区中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同时也比较分散。“我们希望借助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现整体街巷环境的改善,满足更多百姓生活的需要。基于此,这三年我们又制定区级任务215条。”焦庆辉说。
此外,按照市级部门要求,核心区与通州区的整治提升标准原本是不同的。核心区的标准是“十无一创建”,通州建成区的标准是“八无两规范一创建”。通州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自我加压,把建成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标准提高,也参照核心区“十无一创建”标准进行整治。从实际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融入胡同文化
体现区域特色
北青报记者发现,东城、西城、海淀、通州等区在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深入挖掘区域内涵,彰显文化特色。
东城区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中,深入挖掘胡同文化内涵,利用好四合院、名人故居、老字号、老物件讲好“胡同故事”。同时,传承延续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增强居住、工作、生活在背街小巷内各类人群的文化自信、主人翁意识。
西城区也是结合胡同历史,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例如,位于民族文化宫北侧的中京畿道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墙,分别介绍了五十六个民族及其特色文物、民族运动和民族乐器。
此外,在一些背街小巷的胡同口设置明显的标识,条件允许还要介绍胡同名称的由来。“以达智桥胡同为例,清朝以前达智桥胡同是一条河沟,这条河沟由西向东流淌,与从宣武门向南流的河沟汇合在一起,在两沟汇合处建有一座小桥。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时,正式定称为达智桥胡同。”西城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淀区也要求街道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中,体现文化内涵。海淀区城市管理委环境建设科副科长焦庆辉介绍,海淀辖区内有很多重大活动的驻地,比如铁道大厦、京西宾馆等,“我们在这些,区域和节点周边,结合背街小巷外立面提升工作,在墙体、楼体、护栏等处体现区域文化特色,让代表、外宾在遛弯散步过程中,就能了解海淀区的文化。比如铁道大厦旁边是北蜂窝中路,它地处羊坊店街道。在这条七八百米长的街巷上,沿途体现出羊坊店街道独特的历史文化,区域特色十分浓厚。”
通州区将整治工作由街巷环境改善覆盖到整个街区的品质提升。不仅改善了城市“里子”的环境,还延伸至“里子”周边居住区域,结合厕所革命、停车难等问题,通过改造升级智慧公厕以及增设立体停车设施、小微绿地、口袋公园、体育休闲场所、居民活动,、商业步行街等,改变商业业态,提升街区整体环境,打造精品街巷,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示范背街小巷
核心区创新做法
按照市城市管理委的部署,今年将在核心区打造200条示范背街小巷。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西城区今年要完成100条示范背街小巷的环境综合整治。在实施过程中,西城区创新做法,搭建西城区街巷管理平台,计划今年5月将试运行,6月份有望正式投入使用。
据西城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城区街巷管理平台设计有5个模块。其中,基础信息模块主要提供背街小巷的基础台账、房屋结构、人口情况、违法建设情况等信息;问题处置模块主要解决街巷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如保洁等街巷长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由街巷长进行处理,街巷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则上报街道和区级层面,利用“吹哨报到”机制解决;统计分析模块则是对某一段时期内街巷长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补齐城市短板;在考核评价模块中,一方面对街巷长的履职进行考核,同时街巷长也会对“吹哨报到”部门处理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而在辅助功能模块中可以通过视频功能,展示街巷长的巡查情况。
据了解,西城区还将通过街巷管理平台,健全街巷长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巩固好背街小巷整治成效。
书记区长亲挂帅
高规格推进提升
北青报记者发现,通州区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的保障规格较高。在通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书记区长挂帅、主管区长统筹的领导小组以及联席会议办公室,由区城管委牵头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主管区长每周进行调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各属地一把手亲自抓,明确主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具体工作联络员,做到工作专人专班,工作联络和信息沟通及时畅通。工程建设期间,区委书记、区长、主管区长亲自调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论证方案、听取进展,并现场拉练检查推进工作。
此外,区委书记还带领相关单位一把手到东西城参观学习借鉴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经验,区城管委也先后两次组织各相关乡镇、办事处赴东西城参观学习。
内存
“十无一创建”
“十无”即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占道、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无乱停车、无乱搭架空线。
“一创建”即开展“公共环境好、社会秩序好、道德风尚好、同创共建好、宣传氛围好”文明街巷创建活动。
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斌 蒋若静 李天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