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冕
以燕山太行山为基地,以潮白河、永定河、温榆河和泃河为脉络,以长城墙体为主线,呈带状展开的万里长城北京段的“形”,明确了——总面积达到4929.29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与辐射区。其空间布局被确定为“一线五片多点”。长城沿线664处/片保护性资源分布了2873处资源点。
这些都被写入了新公布的《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中(下称“规划”)。预计2035年,本市将实现长城本体和载体全线无险情,通过抢险、日常维护,建立遗产预防性保护机制,能够向世人展现北京长城遗存真实完整面貌,并有较好的延续性,初步实现北京长城沿线整体统筹,分段管理。
约三成市域面积
为长城文化带
市文物局介绍,《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长城文化带”专项规划,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建设重要成果。“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资源构成、价值与现状、规划定位、原则与目标、规模与空间布局、保护长城遗产、修复长城生态、传承长城文化、增进民生福祉、保障措施与协同机制等部分。
随着“规划”发布,长城不再只论长度,更是有了空间的范畴——北京长城文化带贯穿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约占北京市域面积的30%。文化带总面积达到4929.29平方公里,细分为核心区与辐射区。其中,核心区为长城的保护范围和一类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228.02平方公里;辐射区为除核心区外的其他区域,面积为2701.27平方公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长城始终面临自然和人为侵蚀,不断残损、消失,并形成今天以遗址为主的面貌。根据长城资源调查认定和评估,“保存现状较好”的长城人工墙体约占总数的12.3%,“保存现状一般”的约占18.1%,“保存现状较差”的约占18.4%,“保存现状差”的约占27.1%,“已消失”的约占24.1%。北京长城在中国有长城分布的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保存程度最为完好,但保存状态也不容乐观。保存程度好、较好和一般的各类型遗存约占总量的33%。
明星段长城“冠名”
5个核心组团片区
有了空间概念的长城,到底是什么形状的?“规划”描述:北京市长城文化带的空间布局确定为“一线五片多点”,是对北京北部山区空间布局的优化。“一线”,即长城线,是北京长城墙体连续形成的遗存线,是保护工作实施的主要对象。经核准,北京长城全长520.77公里,分布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和门头沟6个区。
“五片”,即5个核心组团片区,作为疏解长城开放景区游客压力的集中展示区,从西往东分别是沿河城组团、居庸路组团、黄花路组团、古北口路组团和马兰路组团。每一片几乎都是被明星段长城“冠名”的。比如古北口路组团有古北口主景区、金山岭景区和司马台景区;黄花路组团则是慕田峪主景区,搭配九眼楼景区和箭扣景区、响水湖景区等;居庸路组团,八达岭和居庸关俩主景区是,主角,还有上关景区、南口景区等;马兰路组团,主要有红石门主景区、将军关景区和黄松峪景区等。
“多点”即长城沿线卫城、所城等指挥,及关口、城堡、堡寨延续至今的村镇,是长城相关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载体。
市文物局表示,按照“一线五片多点”的整体空间结构划分,是为了改变发展模式单一、资源整合不力,经济效益至上、建设投资盲目的现状,有助于构建首都北部长城文化带的整体新格局。
长城文化带
分布2873处资源点
一条长城,饱含的是中华情,蕴含的是丰富的文化和生态资源。“规划”按照资源与长城价值的关联程度,对664处/片保护性资源的2873处资源点进行价值主题分类,共分为长城遗产、相关文化和生态资源3类。其中相关文化又分为军防村镇文化、寺观庙宇文化、抗战红色文化、交通驿道文化、陵寝墓葬文化和历史文化景观。
根据一张《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价值阐释体系图》,各类主题交错分布,并非简单割裂。举几个例子:真保镇马水口路长城包含砖瓦窑等长城相关遗产、燕家台村民居等聚落遗产、通仙观碑刻等宗教遗产;昌镇横岭路明长城和马刨泉北齐长城包含长峪村等聚落遗产、西山惨案纪念碑等红色文化遗产和白羊沟风景名胜区等自然遗产。
市文物局明确,长城文化带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为重要前提,以长城遗产价值阐释展示体系为抓手,以资金、人才、技术和设施的科学合理配置为手段,以长城遗产、相关文化和生态资源的系统整合为切入点,以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为保障,带动北京北部山区社会、文化、经济活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