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楠)“征用”上千个大气预警传感器和上千个交通流量、工地扬尘监控探头,每10分钟完成一次污染源视频扫描;人工智能实时自动感知环境污染事件、实时上报派遣;多部门从各自为政变身为“一网通办”……通州日前试运行“城市大脑·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探索利用高科技的人工智能来解决城市副,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防控难题。
“过去,在进行环境污染防控的时候,发现往往依靠的是人工,处置则是多部门各自为政。想要进行一次联合执法,还需要靠发纸质文件、打电话、发传真这样的传统方式来进行。”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良说,半个月前,整合了城管委、住建局、环保局等多部门的通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开始在城市副,15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启动试运行。平台一共接入了1437路视频、1100个大气预警传感器,每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区域视频扫描。环保局自动监测大气颗粒物的监控视频探头,道路上监测交通流量和交通状况的交通视频探头,住建委安装在各个工地、用来监控工地扬尘情况的视频探头等均被接入了平台。在视频探头覆盖的区域内,只要发现工地未苫盖、渣土车未苫盖、道路遗撒等环境污染问题,平台就会对汇聚上来的视频数据进行智能识别计算,再由人工核实,,由通州网格办派遣到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下一步的处置。
记者昨天在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分,的大厅内看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的蓝色大屏幕覆盖了大厅的整面墙壁,上面正实时滚动着视频监控报送上来的信息和处置情况。张良介绍,通过视频监控探头人工智能感知、智能生成事件,网格办统一受理,各职能部门处理,,办结反馈这一创新流程,平台试运行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发现了1683个环境污染案件。而且,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总结,发现违规事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峰集中在早上8点至下午4点之间,绝大部分违规事件为渣土车在非法时间营运,还有少量为渣土车未苫盖。
张良表示,下一步,通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还将进一步进行功能拓展,除了目前覆盖的区域之外,将有更多的视频监控信息和工地被纳入到平台上,实现所有区域全覆盖。此外,后续还将扩充到园林管理、水务治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