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春意渐浓,“百园之园”草木吐绿。被称为世界园艺界“奥林匹克”的盛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庆区举行,会期长达162天,预计参观人数不少于1600万人次。这是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举办的级别,、规模,的一次国际性博览会。届时,世界各地园艺在此荟萃,全球群芳在此竞艳。游客可漫步多个融入科技元素及园艺新理念的场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奇幻植物之旅。
在长城脚下,依托山水林田肌理,北京世园会在503公顷的土地上营建了百余个风格迥然、形态各异的“园中园”,汇聚成一片万花盛放的大花园。园内核心建筑由“四馆一心”组成,即中国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植物馆和演艺,妫汭剧场。“四馆一心”每个建筑的名称都与其外形设计及功能用途相匹配。
中国馆效果图。(北京世园局供图)
中国馆——“锦绣如意”凸显绿色环保理念
作为北京世园会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坐落在一片自然田园之中,其设计为半环形,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远看犹如一柄温润的玉如意舒展于山水田园之间。
“它很圆润而富有感染力。你可以穿过中国馆看到山水,也可以在中国馆巨大的平台上看到远方的山水,它是看景观的地方,也是被别人欣赏的景观。”中国馆总设计师崔愷用这句话概括世园会园区,核心意义的建筑。作为北京世园会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主打“锦绣园艺情,如意中国梦”的设计理念,以诗意的中国语言讲述美丽的园艺故事。
崔愷介绍,中国馆坐落于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像一柄温润如玉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我们把中国馆设计成半环形,它以圆满温润的轮廓融入场地,环山抱水,是整个园区景观脉络的延续。”从外面上看,场馆古典精致的如意铜纹饰“栖”于飞檐翘起,借鉴斗拱、榫卯之法打造的金顶之上,再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灵动神韵。
中国馆主要展厅被覆盖于“梯田”之下,“梯田”上的金色华盖笼罩着锦绣繁花,如一座巨大的温室棚簇拥怀抱。崔愷表示,这个优雅的设计源于中华园艺脱胎农耕文明的历史,梯田之上大量种植白、黄、红、黑、紫等稃壳各色的谷物,运用雾喷、照明等技术,营造返璞归真的田园景色。“中国馆周边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都非常优美,所以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在设计中贯穿了中国文化和生态自然的理念,整个中国馆既处于大的山水之中,自己又是一个小的山水环境,原形来自于农耕文明中用最简单的方法构建生活空间。”
国际馆效果图。(北京世园局供图)
国际馆——94把“花伞”竞相绽放
国际馆是北京世园会园区内面积,的场馆,会期内,该馆将作为国际范围内参展的国家、地区和园艺组织的室内展场,承担起“以植物和园艺,会八方之友”的重任。
由94把钢结构“花伞”簇拥而成的国际馆,采用环境优先的设计策略,通过平缓造型和单元组合的几何设计手法,有意识地淡化建筑形象。其整体以白色为主,夜间搭配灯光照明,可呈现一片五彩斑斓之景,由此获得“钢铁花海”称号。
除造型别致之外,94把“花伞”还被赋予了更多智慧功能。针对延庆地区冬季多降雪、易结冰的特点,每把“花伞”顶部都设置有融雪电缆,柱内设置雨水管线,无论是冬天的融雪还是夏天的降水,都能顺着“花伞”柱内设置的雨水管导流贮存,用于园林浇灌和建筑日常运行。其顶部铺设的光伏膜可在白天通过太阳能蓄电,为建筑的夜间运行提供辅助供电。
从远处看去,在海坨山绮丽身影的映衬下,国际馆像是绽放在绿荫里的一片花的海洋,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整个建筑不会让人联想起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世界各国的参展方、游客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一个大森林一样。
世园会举办期间,来自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园艺展览都将进驻国际馆,牡丹、芍药、月季、组合盆栽等国际园艺竞赛也会在此举办,上演多场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级别竞技。
植物馆效果图。(北京世园局供图)
植物馆——“升起的地平线”展现植物智慧
植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分为三层。远远望去,植物馆拔地而起,屋顶寓意着土壤,外立面长短不一的钢管象征着为植物提供养分的根系,充分阐释了“升起的地平线”设计理念。人们走进这座建筑,就仿佛走入地表之下,探寻植物根系古老而神秘的智慧。
植物馆总建筑师王辉介绍,植物馆的主题为“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想借此让大家意识到,植物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将用全新的视角吸引观众探索不可思议的植物智慧,唤醒人们重新思考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如何共赢。”
植物馆的一大特色就是将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滩上的红树林搬进了北方的温室。“红树林作为近海,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够适应潮间带土壤缺氧、含盐量高以及潮水冲刷等艰难且特殊的生存环境,根、茎、叶和种子都演化出了各种各样适应环境的机制,在一般植物难以生长的滩涂上成林。同时红树林又能够回馈塑造它生长的环境,使潮间带成为更多植物理想的生活环境。”植物馆馆长丁长峰说。
植物馆生动再现了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展示出红树林的生存智慧和作为海岸卫士、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除了红树林,植物馆还种植有1000种,植物,分为五大展区,包括“逆境求生区”“亿年足迹区”等。食虫、老茎生花等难得一见的植物现象,向参观者充分展示了“植物的智慧”。
除拥有大量活植物外,在二层多功能厅“X空间”中,植物馆与英国邱园植物园联手举办中国植物科学画展,精选上百幅邱园馆藏的植物猎人手绘的中国植物,讲述人与植物的故事。
为吸引更多家庭游客和年轻人,植物馆主打“智慧”和“时尚”概念。用手机扫一扫,就知道眼前的植物是什么品种。同时,植物馆也是一个时尚的场馆,世园会期间将围绕植物主题举办文化、音乐、艺术、设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生活体验馆效果图。(北京世园局供图)
生活体验馆——村落设计让人全方位体验田园意境
如果说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带给参观者的是一场场视觉盛宴,那生活体验馆更像一个充满温情的北方村落,让人在此尽情感受田园意境美,同时又是一个洋溢欢乐的热闹市集,让游客在此体验,奇的园艺跨界产品。
生活体验馆是一座由7个建筑单元聚合而成的组合式建筑,穿插其中的条条街巷将它们交织在一起,充分展现了“阡陌交通、田园集市”的设计理念。
建筑前区以“播种”为主题,一片开阔麦田让游人感受作物四时变化,体验春耕秋收;主入口广场以“生长”为主题,一片果树林为游客带来清凉;景观中庭的主题是“灌溉”,室内空间设置的斜坡上面植满鲜花,阳光从侧天窗透过格栅漫射下来,使得中庭五彩斑斓;一条小溪顺着坡道缓缓流下,汇到一层的景观池中,这套自动控制的可循环灌溉系统,为植物持续提供水分和养料。
其主展馆分为自然园艺、生活园艺、智慧园艺三个部分,观众可在此体验茶道、酿果酒、高科技栽培有机蔬菜,自由穿梭其间,“望山得山,望水得水”,进而感受中国农耕文化的意境美。
妫汭剧场效果图。(北京世园局供图)
妫汭剧场——舞动湖畔的翩跹彩蝶
妫汭湖畔坐落着一个“翩跹彩蝶舞动”造型的建筑,这就是将承担北京世园会期间开闭幕式及各类大规模主题展演、演艺、文化活动和大型集会活动等的妫汭剧场。
据悉,为打造“蝴蝶”造型,妫汭剧场的主体钢结构为悬挑结构,大跨度悬挑钢桁架支撑结构中的,悬臂尺寸可达120米×155米,,悬挑为47米。剧场的屋面铺装采用了多色彩ETFE超薄膜结构,呈现深红、深绿、橙色、蓝色、红色、绿色等6种颜色。
为了让“彩蝶”翼部栩栩如生,妫汭剧场采用了铝合金丝勾花网进行装饰。该工艺采用了传统手工编织技法和三维立体建模的新技术,模拟了蝴蝶羽翼下的复杂脉络,通过现代科技和传统手工的融合彰显了建筑中的工匠精神。
北京世园会妫汭剧场项目现场负责人刘长宝告诉记者,9850平方米的铝合金丝勾花网上,共绑有5.2万个扎带,每一个扎带需要用工具钳手工旋拧2下,10.4万次手工操作,最终呈现出栩栩如生的“蝴蝶腹部绒毛”脉络。
据统计,妫汭剧场的舞台有6个升降台,29根升降柱及一座长200多米、,点达36米的威亚塔等。此外,夜景照明灯带总长900米,由2451盏投光灯构成。
妫汭剧场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台阶、步道铺设石材,剧场周边的树木和草坪栽种工作等也都结束,后期将进入,的现场清理收尾和设备调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