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鹏)正在施工中的16号线南段西苑站-宛平城站,又有国家图书馆站、万泉河桥站、榆树庄站、二里沟站4座车站主体结构完工。
北京快轨建设公司透露,截至目前,该线共有11座车站主体结构完工,占19座车站的58%。
16号线南段西苑站-宛平城站全长30公里,有19座车站,盾构机目前以每天2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掘进,累计已完成万泉河桥站、苏州桥站、万寿寺站、国家图书馆站、二里沟站、甘家口站、玉渊潭东门站等11座车站主体结构。
昨日,记者探访万寿寺站和苏州桥站区间右线地下35米深的施工现场,“目前,克服水位上涨、穿越手续繁琐等困难,16号线南段累计完成施工24.8公里,占总长度45.93公里的54%,预计将于2021年底实现通车。”北京快轨建设公司16号线14标段和15标段项目负责人于海生说。
国家图书馆站三线百米换乘
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位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南长河之间,东临中关村南大街,西临紫竹院公园。为地下三层两柱三跨(局部四柱五跨)框架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车站总长205.6米,标准段宽度23.1米,东端扩大段宽度38.35米,站台乘降区宽14米,总建筑面积为21934.9平方米。
“项目采用明挖法施工,是目前北京三环内,的在施明挖地铁车站。车站共设2个出入口、3个安全出入口、1个无障碍电梯、2组8个风亭和1个换乘通道,是座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于海生说。
换乘通道从16号线国图站站厅层东端墙开口,沿既有4、9号线车站西侧平行敷设至既有线车站中间接入站厅层,全长113米,宽度为12米,通过两条宽度6米的连接通道接入既有线站厅层实现双向换乘,避开扶梯和进出站区域拥挤人群。
“换乘通道采用拱形顶板,通道平顺没有曲折和高差,内设置4处,净宽1米,长25米的自动人行道步行电梯,提高换乘舒适度与换乘效率。车站周边分布有国家图书馆、国家冬季运动管理,、紫竹院公园、首都体育馆等区域,国家图书馆站运营后将缓解地铁4号线、9号线客运压力。”于海生说。
,设置叠落隧道
目前16号线有4台盾构机在掘进,2500名工人施工。“苏州桥站-万寿寺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受西三环苏州桥桩和三环外高层建筑限界要求,设置了叠落隧道,叠落段施工从万寿寺站平行掘进472米开始,直到苏州桥站叠落接收结束,叠落全长共920米,叠落隧道盾构管片净距最小1.6米,叠落段右线在上左线在下,先施工下方隧道后施工上方隧道,如此长距离近间距盾构隧道叠落施工在北京尚属,。”于海生说。
叠落隧道虽然能解决地面建筑限界问题,却为盾构施工带来较大难题,盾构机重达350吨,上方盾构施工过程中对下方隧道管片施加巨大荷载,为确保下方成型管片隧道安全,预先对管片进行钢环支撑加固,并对上下方隧道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南段将于2021年底通车
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在国家图书馆站主体结构施工中,施工方推进施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应用了大模板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盘扣式脚手架、柱体倒角定型钢模板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通过BIM技术建立车站模型、进行技术交底以及施工方案优化和过程模拟,促进了施工技术创新,提高了施工管理效率。
“南段争取在2021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届时与2016年底开通的北段贯通,将成为北京西部南北方向交通大动脉,线路共计50公里,有12座换乘车站,将缓解北京西部交通压力。”于海生说,16号线采用了8A编组列车,比6B编组承载量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