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公园将建"灌丛驿站" 让小动物有栖息隐蔽场所

时间:2019-03-23 11:38:06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市野生动物救护,试点建设的一种叫“本杰士堆”的生物多样性提升设施。何建勇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正是种树的大好时节,昨天,市园林绿化局在位于顺义区的野生动物救护,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现场教学,内容很新奇:在造林过程中,如何给野生动物配建“灌丛驿站”,让它们吃住无忧,过冬无虞。

  现场教学之所以选择在市野生动物救护,进行,是因为从2015年起,这里就开始探索一种叫“本杰士堆”的生物多样性提升设施建设。“效果还不错,我们有动物触发红外感应相机的视频记录,被吸引过来的有白鹭、刺猬、野兔、野鸡、黄鼬、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救护,负责人介绍。

  什么是“本杰士堆”?救护,工作人员史洋等带着百十名学员到救护,园子里实地观摩。在一个杨柳掩映、靠近池塘的小土坡上,就有一处,占地约七八平方米。初见“本杰士堆”,一般人都会大失所望:叫得这么洋气,其实不就是一堆烂木头嘛!

  的确是其貌不扬。史洋介绍,“本杰士堆”是国外从事动物园园林管理的赫尔曼·本杰士和海因里希·本杰士兄弟,基于野地生存观念和自然演替规律研究出的一项发明。具体做法是在林地里挖一处1米到1.5米深的土坑,然后把石块、树枝、树叶等堆在一起,并用掺有本土植物种子的土壤进行填充。通常情况下,“本杰士堆”的地面高度在一米到两米,其外围会种植蔷薇等多刺植物作为天然的保护屏障。

  虽然做法简单,甚至土得掉渣,但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意义非凡。例如,“本杰士堆”,的土壤负责让本地植物茁壮生长,而外部的干树枝、石块既可以让小型野生动物在下面筑巢,还能保护植物的根不被啃食,这样“本杰士堆”就能持续不断地为食草动物提供新鲜食物,吸引动物在林地里安家。下面的土坑也不是随便挖挖就行,“上宽下窄,要具备一定的梯度。冬天落叶发酵的时候,不同深度的土壤层温度也不一样,越冬昆虫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温度需求的土壤空间。蛙类的幼体也可以在里面安全越冬。”史洋介绍。

  建造一处这样的“本杰士堆”,成本并不高。“相当于打造了一处人工灌丛,小动物可以在里面藏身、觅食。它们来了,林子的生物多样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介绍。

  当天的现场教学,还介绍了建设鸟食台、林间小微湿地等招引小动物的经验做法。什么样的鸟儿青睐什么样的林子,喜欢什么样的水域环境,救护,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已经总结了初步的经验。

  参加教学的除了各区绿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还有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通过这次教学,要把“本杰士堆”等做法,迅速融入到今年的绿化工程中去。

  为增加生物多样性,本市近年来还曾尝试在城市森林里建设“昆虫旅馆”,为昆虫提供栖息觅食地;在林地里预留天然的蓄水坑,为小动物喝水、洗澡提供方便。

  “这类从动物福利角度出发的尝试,今后会越来越多。”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园林绿化建设正在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进。让林子活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今年,全市将在年底前完成6处涵盖城市绿地、平原森林、山区森林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区建设。“本杰士堆”、小微湿地等适合野生动物隐蔽、栖息、觅食,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低的生态保育场所,今后每个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将至少建设一处。

  北京近年已经营造的百万亩大尺度林地,和正在进行的第二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也将按照每1000亩至少建设一处的标准,配建保育区。通过降低人为干预,增加近自然植物配置,让野生动物有自在栖息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