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顺义区胜利街道建南二社区的志愿者为环卫工人送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向冒着严寒工作的“城市美容师”表示慰问和感谢。本报记者 张立朝摄
本报讯(记者 李洋)“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昨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的到来,年味儿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帷幕。在“腊八节”喝腊八粥是一项广为人知的民俗,昨天一大早,北京民俗博物馆恢复东岳庙旧有的“舍粥”习俗,准备了500碗香浓的腊八粥免费赠送市民。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昨天清晨6时,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把提前,泡好的杂粮、杂豆下锅开始熬粥。9时不到,东岳庙门前广场已经搭起粥棚。现场工作人员忙着分粥、装碗,把一份份充满浓浓暖意与爱心的腊八粥送给过往行人,并送上满满当当的祝福,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快乐长寿。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大多知道这项习俗,早早就来排队。4岁的天意小朋友跟着爸爸、伯伯一大家人来品尝腊八粥,她坐在自己的玩具小推车上捧着粥,一会儿就喝光一碗,还赞叹“真好喝”。
摄影爱好者刘师傅不光喝粥,还不忘拿着相机拍摄。“其实,今天凌晨我家老太婆也开始熬粥。但是来到这里喝那份感觉不一样。”像刘师傅这样追求特别的感觉的市民还有很多。10时多的时候,还有不少早晨看了电视新闻得知消息后赶过来的市民。在周边执勤的环卫工人张师傅,从早晨5时半就开始干活,虽然也吃过早餐,但是忙碌一上午之后喝到这浓浓的腊八粥还是觉得身上、心里都很舒坦。
腊八历来被看作是春节的序幕,舍粥活动也拉开了2019年北京民俗博物馆“第十八届北京民俗文化节”的序幕。从1月13日至2月9日,北京民俗博物馆将陆续开展小年送春联、节俗知识讲座、非遗体验等系列文化活动。民俗博物馆的专家们还提醒市民,别忘了腊八这,开始腌制腊八蒜,到了春节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