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不论在城区还是延庆,北京,各项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现场都是一片忙碌景象。市重大项目办昨天披露,北京2022年,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共列入52个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包含8个新建竞赛场馆、5个改造竞赛场馆在内的共计42个冬奥工程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总体开工率已达到81%。其中北京,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年底将基本完工。
8个新建场馆全面开工
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介绍,2018年全年新开工建设冬奥工程项目27项,已开工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年度建设目标均已实现。
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新建8个场馆,目前已全面实现开工建设。国家速滑馆已实现结构封顶,国家高山滑雪,工期进度完成了50.1%,雪车雪橇,完成44.7%。虽然建设周期只有2年多的时间,但大多数新建场馆的设计和建造理念别具匠心,成为,的建筑。
提起“冰丝带”,日夜坚守的两千多名工人们有深切感受:“冰丝带”不只“每天一个样”,甚至,内样子都有大变化。作为北京,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采用了世界体育馆建筑跨度,的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从2018年4月开始地下结构施工,到2018年年底实现结构封顶,仅用了8个月时间,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冬奥速度”。
另外,冬季运动管理,综合训练馆“冰坛”已实现封顶,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首钢滑雪大跳台,都已按计划实现开工。
改造场馆“旧瓶装新酒”
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充分利用、改造后承担冬奥比赛任务,是北京,落实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可利用、可收益”的重要措施。北京,计划改造8个2008年奥运场馆,为奥运遗产的传承提供了生动的“中国方案”。
目前,国家游泳,、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5个改造场馆已经全面开始改造。水立方通过在游泳池里安装架空结构实现转换,将原来的游泳池区域转换成冰壶场地,成为世界,“冰水转换”的场馆;国家体育馆将原有玻璃幕墙改造成为仿冰玻璃砖充分引入自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首都体育馆通过,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并与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和三个配套场馆整体改造,成为冰上运动园区。
五棵松体育,目前已经完成6小时冰场和篮球场快速转换实验,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计划于2020年开始改造;承担,、冬残奥会四次开闭幕式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也将在2021年,进入改造。
据介绍,改造后的场馆将实现体育场馆冬奥赛事和赛后冰雪运动普及的“双目标”,达成冬季和夏季运动可快速转换的“双轮驱动”运营模式。奥运遗产可持续再利用的“中国方案”,也获得国际奥委会的一致好评。
31项配套设施快速推进
1月7日上午,在海拔750米高的山体隧道中,一阵欢呼声传来,南北对向掘进的两拨儿工人们在一处隧道作业面胜利会师,他们激动地拥抱致意,庆祝,延庆赛区综合管廊隧道全线贯通。这是,延庆赛区的“生命线”,将为延庆赛区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电力、电信及有线电视等硬件接入提供通道。综合管廊,正是北京2022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31个项目中的重要一项。
31个项目中包括综合管廊1项,交通设施11项,电力设施12项,水利设施4项,通讯设施3项,截至2018年年底已实现开工建设25项。其中,兴延高速、松闫路(改线段)、昌平500千伏主变增容工程三项已于2018年率先完工。
2019年,北京,的壮阔蓝图将逐渐展开。据市重大项目办介绍,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3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建设完工19项,包括配套基础设施项目18项、其他配套项目1项。
年内,国家速滑馆22条“冰丝带”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飞舞,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共同组成北京“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延庆赛区综合管廊将具备通水、通电的条件,先于场馆建设实现完工,为,高山滑雪、雪车雪橇赛场提供保障;国家高山滑雪,竞速赛道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建设将达到测试赛要求,为2020年2月北京,,测试赛顺利举行奠定坚实基础。
另据了解,今年延崇高速将建设完工;冬季运动管理,综合训练馆项目“冰坛”将完工交付使用;国家雪车雪橇,要实现主体结构完工,1.9公里的赛道将如巨龙般蜿蜒在小海坨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