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中法合作试点修复白塔寺“共享院”今天揭牌

时间:2018-12-07 15:41:49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今天,北京老城区,中法合作试点院落——“429共享院”正式揭牌,预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这个位于赵登禹路429号的小院在展示老城平房低碳修缮技术的同时,还将成为中外文化的共享、交流空间和平台,社区能人、能工巧匠、学者专家等都可以在此申请才艺展示和文化交流。

  今天上午,这个标有“429共享院”字样的院子终于开门了,附近好奇的居民忍不住探头朝里望。“从5月到现在,这里边儿一直在施工,也不知道会弄成啥样。”一位居民说。

  院门的墙壁用原木色木板包裹,推开黑色的推拉门,整个小院用同色系的木板拼接出了一个游廊。“在中国很多古建筑当中,都有游廊的设计,我们也是借鉴了这个设计,让这个老城区的小院有古香古色的感觉。”说话的是BAO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本杰明,这位来自法国的设计师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十几年。

  本杰明领着记者推开门走进院,却突然转了个身转到了推拉门的背面,原来,大门的背面也有乾坤。上面有三幅赵登禹地区在元明清、民国和当代三个时期的地图,比如站在429号小院的位置,就可以看到门前的赵登禹路在元明清时期是金水河,在民国变成了北沟沿大街,到了当代才被称为赵登禹路,一下子让人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小院原本有3间小房,一间正房两间耳房,设计时将这三间房打通,但又相互独立。本杰明告诉记者,房屋的建筑面积有65平方米左右,是典型的胡同平房院落,“原来这就是最普通的老旧平房。”本杰明指着墙上挂的老照片说,小院5月10日正式启动修缮,但是为了实现小院低碳环保、中外设计理念和技术的交融,他准备了两年多。

  本杰明说,对于北京的老旧平房来说,不保温、爱返潮是最普遍的问题。对于外墙保温,常用的技术是使用工业材料,但是在这个小院的修缮当中,他采用了麻秆白石灰材料混合填充到墙上,“其实这是中国很传统的一种技术,成本跟工业材料差不多,但是非常环保。”本杰明说,对于返潮的问题,则引入了欧洲修缮老建筑常用的方式,在墙体里注入防水渗透剂,相当于给老房的墙根加了防水层。中国和欧洲的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在这个小院实现了交融。

  在完成院落修缮和更新的同时,本杰明和建筑师们还结合该小院的实践,从居民生活实际出发,编写了《老城平房低碳修缮手册》,用通俗的语言和明晰的图片,全面细致地呈现了平房会遇到的问题、原因和相应的维护、修复方法,提供了水、电、热等设施的使用技巧。平房院居民可以,取这本手册,参考学习。

  这个院落的管理方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落是基于2013年法国相关部门与我国住建部签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政府间合作协议”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本土遗产修复联合行动。明年,“429共享院”将正式启用,除了基本运营人员外,小院在工作日将免费对外开放,并定期举办展览及其他文化活动,作为周边文化互动平台的补充,提供中外文化共享交流平台。 本报记者 叶晓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