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热力集团共有双榆树、方庄、左家庄和西马4座尖峰供热厂共计18台尖峰锅炉,肩负着寒冷天气里向市政供热管网补充热源的作用。除了3台已投入使用、正源源不断为居民家中补充热量的尖峰锅炉,为了应对明后两天即将到来的寒潮,未启用的15台尖峰锅炉也开始提前热炉待命,随时准备为热网补充热源。
尖峰热源厂就好似市政供热管网的“充电宝”,在室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会随时听从上级调度的指令,迅速完成起炉、升温等工作,给热网补充热量。位于海淀区大钟寺东路的双榆树供热厂,是本市,的尖峰热源厂,这里有6台大功率燃气锅炉为西北部地区提供热源补充,辐射面积达1200万至1500万平方米。
今天一早,记者走进双榆树供热厂的供热生产车间,主司炉工胡伟正在锅炉控制柜和电脑操作台之间往返。只见他站在控制柜前,紧盯监控屏幕上的监控指标,又马上转身绕过长桌坐回电脑前,拿起鼠标不停地点击着电脑屏幕上的参数,5分钟的时间里至少往返了十余次。
根据市热力集团的调度,双榆树供热厂启动了4号、5号和6号尖峰锅炉。起炉可不像打开电暖器一样,按个按钮就完成了,而是有一整套规范流程。胡伟要先到控制柜前打开燃烧器的开关,同步将风机的按钮拧开,“要让风吹走炉膛里的余气和杂质,确保风路顺畅,保证安全。”别看胡伟和同事们的工作是给热网加热,但工作环境并不暖和,为了保证安全,锅炉房必须常年开窗通风,控制室的温度也刚刚只有18摄氏度,因此胡伟和同事们都穿得挺厚。
居民家中暖不暖,其实是分散在社区的热力站的温度决定的,但热力站的热量则是通过热网接收的。“我们的尖峰锅炉从关机状态到实现八成负荷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热从锅炉送到热网需要4个小时,而最终送到居民家就需要6到8个小时,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应对。”双榆树供热服务,主任石立新告诉记者,热力集团和供热厂每天都要提前预判未来72小时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制定应对方案。
根据预测,明后两天将会是入冬以来的最冷日,因此,从今天开始,未启动的尖峰锅炉也要进入待命状态,随时投入使用。“只有提前准备,才能让热力站一直保持升温的状态,在室外气温下降的时候,居民家中才能几乎感受不到室温的变化。”石立新介绍完情况,马上赶去另外3台尖峰锅炉所在的锅炉房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