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超90%

时间:2018-12-03 16:51:40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我在这里出生,我的儿子也在这里出生。”今年41岁的吴女士站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门前说。1977年,她在北京铁路总医院出生,第二年,就迎来了改革开放;2013年,她的儿子辰辰也在这家医院出生,此时医院已经更名为北京世纪坛医院。去年4月,这家医院和北京市3000余家医疗机构同步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今年9月,这里的儿科成为北京儿童医院世纪坛诊疗,。吴女士和她的儿子见证了这家医院的变化,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首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北京市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之后,患者直观感受到医疗服务明显改善。三级医院预约就诊超过60%,部分三级医疗机构预约就诊超过80%。全市八成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实施了“先诊疗、后结算”;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类慢性病,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超过90%。

  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成效初现

  今年9月底,北京儿童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分别建立了紧密型儿科医联体,逐步实现“六通”:即规划通、品牌通、人员通、药品通、标准通、管理通。

  在北京儿童医院世纪坛诊疗,,记者见到了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儿科主任段彦龙。段彦龙说,世纪坛医院儿科的小患者主要是周边居民,该医院同时擅长实体瘤、脑瘤的治疗,因此,北京儿童医院派出了两名儿童肿瘤专家来到这里。有了北京儿童医院这个后盾,以前一些不敢收治入院的患儿,现在可以在这里进行治疗了,周边的患者更是感受到这种便捷。3岁的妞妞,两周前因为得了肺炎,住进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儿科病房。因为妞妞肺炎并发了肺不张,还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借助紧密型儿科医联体,从世纪坛医院即可预约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号。今天下午,妞妞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患儿家长不必抱着孩子四处奔波。

  北京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属医院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正式启动一个月以来,受到患儿家长普遍欢迎,综合医院儿科诊疗量明显增加。天坛医院、朝阳医院、世纪坛医院三家试点综合医院儿科门诊量同比增长40%,出院人数同比增长38%。

  家庭医生升级为智慧家医

  记者近日来到方庄社区卫生服务,。在全科诊区,63岁的刘先生刚刚测过血压,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都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的家庭医生签了约,头疼脑热这些小问题,全部能在,解决。如果这里瞧不了,需要转到大医院,医生会通过系统帮忙挂号,这让他感觉看病更方便了。其实,如今北京的家庭医生已经变成“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

  今年,北京市在全市推广方庄社区卫生服务,“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所谓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就是以人为,、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基于智慧健康照护的家庭医生协同一体化服务。以方庄社区服务,为例,,目前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35.6%,,人群签约90.2%,全科团队管理慢病病人16000余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73.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67.1%,,人均门诊量达到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同等水平,签约居民70%的首诊在基层,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市卫健委确定了“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分阶段推广的策略。推广内容分为核心内容和拓展内容,核心内容包括:医患固定、医护协同;智慧APP、智慧档案。通过定向分诊和预约就诊,固化全科医生与签约居民服务关系,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照护服务,全市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新全科医疗预约诊疗方式。移动终端健康服务平台便于居民参与健康管理过程并与家庭医生互动交流,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身边医生APP已上线123家;为签约患者提供“四个一”服务,即一份健康档案、一份签约协议书、一张联系卡/证和一条短信/微信。拓展内容为医医协同、医社协同、智慧诊疗、智慧上门、智慧绩效。建立智能化慢病管理平台,对慢病患者健康状况实时监控、科学评估并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全科医生规范诊疗;建立与医联体内上级医院的支持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远程预约就诊和转诊等服务。

  据悉,今年年底前,核心内容要在全市50%以上社区卫生,实现,拓展内容各区应选择1至2个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开展,2019年开始逐步推开。

  公立医疗机构不再依赖药品收入

  2017年4月8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截至2018年10月底,已完成门急诊量3.3亿人次,550万出院和住院病人治疗有序。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58个医联体,涵盖约200所医院,基本形成了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2018年1至6月,综合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患者共计7.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6.1%。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改革前减少8.3%,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增幅达30%左右。

  医疗机构收入在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结构得以优化,含金量提高。新的补偿机制有效支持了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收入依赖了60多年的旧补偿机制在首都已不复存在。

  住院医疗服务更多向三级医院集中,三级医院出院量增长3.8%。平均住院日8.7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0.6天。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全市医药费用仅增长5.8%左右,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期。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1021.6亿元,节省药品费用超95.6亿元,仅药品阳光采购一项措施就使得药价整体下降8.6%。推进京津冀六大类医用耗材联合采购,今年6月30日起在三地800多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范围内执行,预计每年可为三地节约耗材费用超过8亿元,采购价格整体平均降幅达到15%以上。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启动后,改进了预约就诊服务,三级医院预约就诊超过60%,部分三级医疗机构预约就诊超过80%。全市290所(占86.8%)社区卫生服务,实施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方式,对60岁以上老年人减免医事服务费4400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在社区获得105种常用药品,全市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类慢性病,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超过9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