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市部分小区地下室群租房现反弹

时间:2018-07-03 09:39:05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北新桥街道民安小区东杨威3号楼地下室群租房已改建为安全教育体验馆,得到有效利用。本报记者 孙戉摄

  方庄芳城园三区15号楼地下室入口处的厨房已开始恢复使用。刘桥斌摄

  东直门北中街18号楼地下室入口贴着“禁止进入”,但一张白纸上又提示地下室有人。刘桥斌摄

  去年年底本市开展的地下室群租房整治是近年来力度,的一次,时至今日已过去半年。记者近日随机选取了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部分小区地下室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有些地下室群租已出现反弹苗头。

  搬走的租客又回来了

  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三区15号楼地下室,是一处被分成十多个隔间的群租房,已于去年年底清理腾空。5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此处地下室时,里面空无一人,房间均已锁上。一处挂着“北京锦绣祥瑞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房间也大门紧闭。

  而6月27日上午,记者再来时,此地已灯火通明。靠南面的一个房间门敞开着,里面并排放了两张床,两名男子正躺在床上聊天。挂着“北京锦绣祥瑞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牌子的房间也已开门,里面坐着四五位男子在商谈。

  在出口处,记者碰到了一位穿着背上印有“方庄物业”字样工作服的男子,问其是否有地下室可租时,男子回答:“现在地下室不让住人,租不了。”“我看里面现在有人住着。”记者追问,男子回答:“他们之前就住这,现在搬回来了。”

  旁边的14号楼地下一层靠东边,也有一个房间虚掩着,透过门缝,记者看到一位男子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屋内摆满了生活用品。

  同样出现反弹的还有朝阳区兴隆家园小区。6月27日上午,记者在小区16号楼看到,地下一层有两个挨着的房间亮着灯,一间放着沙发、电视,一间摆放着一张床。住在里面的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告诉记者,“我们今年才住过来,是公司安排的。”

  21号楼地下室也有人居住,进入地下室左手第一间门敞开着,桌子上放着一台电视机,还有几张报纸、几本儿童书和儿童橡皮泥,最上面的一份报纸日期是2018年6月26日,里屋卧室门关着。记者从地下室出来,碰到一位推着车的保洁员,他说:“现在地下室都不让住人,他们应该是最近才住进去的。”

  避过风头继续住

  除了最近搬回来的,还有一些“漏网之鱼”,避过风头继续藏身地下。

  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右内西街甲10号院,这里也曾是群租房聚集地,去年年底媒体曾报道该小区地下室已清理完毕。6月28日下午,记者在该小区看到,9号楼、10号楼、11号楼地下室确实已经人去楼空,9号楼的地下室通道还用砖墙封死了。

  但8号楼地下室却是另一番景象,1~3单元地下一层类似“筒子楼”格局,中间是一个长长的通道,两边是分隔的房间。大多房间都挂着门帘,其中有两个房间开着门,里面有说话声和电视声音。“他们一直住在下面,多少年了,去年整治也没把他们清理走,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的说是分房没落实,有的说是有关系,具体不太清楚。”一位刚从楼上下来的女士说。

  东直门内北新桥街道东羊管胡同5号楼地下一层,是一处自行车停车场,6月27日下午,记者进入地下室看到,里面有一家住户,一名男子正在厨房炒菜,卧室里亮着一盏微弱的红色灯,房间里摆着一张床和简单的衣柜,进门墙角桌上的电视机正开着。“说是看自行车的,一直住在里面。”一位来取自行车的女士说。

  而北中街18号楼一处地下室出入口,从外面看,门已经锁上,铁门上贴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禁入标签,但下面有人又贴了一张A4大小的白纸,上面写着 “请在出门时不要反锁此门,地下室有人,会被反锁在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落款时间是“2018年5月24日”。

  防反弹就要利用好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多数腾退出来的地下室目前尚闲置中,外人出入自如,疏于管理。但也有部分地下室经整治后,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建成了便民设施、社区公共空间等,充分利用防止了群租现象的反弹。

  东城区民安小区的东杨威街9号楼地下二层,也曾是一处群租聚集地,整个地下二层被分隔成了80多个小房间。记者6月27日来到此地时,整个地下二层已无人居住。地下室入口处贴着一张“地下室巡视值班表”,上面写着“两名保安轮流值班”,要求“每2小时巡视一次,禁止地下室住人。”

  记者刚要出地下室,在入口处便碰到了一名前来巡视的保安,“我们这里不允许地下室再住人,每天都有人巡视,也怕外来人对里面进行破坏,或引起火灾啥的。”这位保安说。

  为防反弹,东杨威街3号楼地下室原有群租房已建成了“新安守护之盾体验馆”,并已向市民免费开放。记者6月27日下午来到此地,正好碰到一批前来学习的市民,讲解员正在给他们讲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让他们体验“醉酒驾驶”的模拟状态。

  和平门社区新壁街19号楼地下室则改造成了供社区居民免费使用的活动,——“红墙氧吧系列之社区文化氧吧”。6月28日下午,记者顺着地下通道下去,入口处有三张乒乓球桌,一些居民正在打乒乓球,往里走是棋牌室,四位老人正在打麻将,再往里走是和平门社区回顾长廊、合唱团排练室、多媒体室等。一位正在打乒乓球的老人介绍,只要是本小区的居民,都可以来这里活动,不收费,很受老百姓欢迎,群租房的隐患也没有了。

  类似的做法已成为本市积极推广的方向,并为之出台了地下室改造成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的相关优惠政策。

  本市地下室整治开展过两轮“三年行动”,历时已有六七年,但每次整治过后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这在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看来,主要原因还是外来人口增长和地下室租金相对便宜所致,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人不惜冒险供应。

  近期,本市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地下室改造成全民商业服务设施的支持意见、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的发展等办法。,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徐伟认为,这都是防止群租房卷土重来做出的有力引导,他建议,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对全市务工人员居住需求有一个较为精准的判断,对现有房源也建立台账,打造一个供需双方透明的平台,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让资源利用,化。

  记者手记

  侥幸心理可休矣

  刘桥斌

  地下室群租是北京城市治理的顽疾之一,从过去的经验看,治理、反弹、再治理——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直到今日,地下室群租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从调查情况看,地下室群租反弹与租赁双方尚存侥幸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

  走访调查时,特意询问了当地居民、小商小贩、小区保洁人员、门卫等人员,从询问的情况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地下室不允许住人”,但当问及过一段时间是否可能时,很多人都表示这阵整治风过了,应该就可以继续住进去了。

  除了租客的认识偏差,很多原先群租的地下室,目前基本还保持着原样,并没有对原有居住环境予以改造或破坏,这也为地下室群租卷土重来提供了土壤和温床。

  说到底,都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是对当前北京清理整治地下室群租房的大背景、北京城市发展的大方向认识不清所致。

  其实,地下室产权方应该读懂政策、认清形势,尽早谋划地下室用途转型,拆除孳生反弹的温床,抢占新的商机;而基层相关工作人员在疏解整治的同时,也要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消除承租方的侥幸心理,这或许才能形成合力,掐灭地下室群租房反弹的苗头。本报记者 刘桥斌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