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企业在享受协定待遇过程中开具的《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格式与东道国规定不一致怎么办?境外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材料取得困难,外派工人在国内缴纳的个税断档如何处理……”近日,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昌平税务、企业座谈会上,“走出去”企业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现场向昌平税务部门提出问题。
座谈会上,昌平区税务部门来到“走出去”企业,围绕“一带一路”话题,进行了一问一答的现场互动,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对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昌平税务部门还介绍了包括目前企业正在投资的哈萨克斯坦的相关税收规定、当地优惠政策、东道国的税制研究等内容,赠送给企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助力企业“走出去”税收指南》。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昌平区一家代表性的“走出去”企业,主要业务是为境外提供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拓展至中东、美洲、非洲、中亚四个大区的18个国家。但是公司面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是资源输出国,业务开展极易受到国际政治局势变动影响。“对当地经济、税收政策的不了解,让我们吃了不少亏,交了一些学费。”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会计师李晓明说。
为了更好解决“走出去”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这些困扰,昌平区税务部门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建立了“走出去”境内外涉税事项、涉税诉求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宣传国别税收信息简介、境外投资风险提示等内容,并通过定期走入企业“办公区”面对面答疑解惑等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一方面,我们要让企业充分享受境外所得‘不分国不分项’抵免、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利用好税务总局制发的《税收指南》,组建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团队,从前、中、后,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让企业吃下一粒定心丸。”北京市昌平区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