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老物件上墙添韵通州胡同

时间:2018-05-28 09:13:37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原标题:老物件上墙添韵通州胡同

  昨天,通州区莲花寺社区熊家胡同里,居民拿出自家老物件,布置胡同里的墙上“博物馆”,一同美化街巷,留住胡同文化记忆。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讯(记者 王可心)经过治理,原本破旧暗淡的小巷不但在环境面貌上焕然一新,更有了自己独特的韵味。日前,通州区莲花寺社区的熊家胡同经过整体规划,在居民们的支持和参与下,建成了展示近百年来居民生活老物件的墙上“博物馆”。上百岁的老胡同正在探索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这鞋楦儿快一百岁了,我奶奶的妈妈传下来的。”循着声,走进位于南大街的熊家胡同,一个个古色古香的中式多宝槅整齐地安装在青砖墙上,老式收音机、羊拐、粮票、鞋楦儿……莲花寺社区从居民家中征集了50多件老物件,形成了胡同内独具特色的墙上“博物馆”,吸引了许多居民驻足观看。他们一边听着物件主人的讲解,一边在脑海里回忆旧时光。

  熊家胡同位于莲花寺社区,紧临清真寺,宽5米,全长不足500米,是南大街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原来这条胡同可不是这样,路面破损,雨季下水道经常堵。”从出生就在熊家胡同居住的李大爷谈及胡同的变化感慨良多。如今再走进这条胡同,装饰在墙面上的褐色多宝槅尤为抢眼。打开多宝槅的门,里面完全是一个老物件的世界,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流行的结婚必备品收音机,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吸引孩子们的连环画等,应有尽有。这些物件儿虽然破旧,却能唤起人们对曾经生活的回忆。

  “很多老物件小孩子都没见过,借这个机会正好带孩子了解一下胡同文化。”今年61岁的许桂英是南大街的老住户了,此次她将“传家宝”鞋楦儿捐了出来。“听奶奶说这是她妈妈传下来的,算起来快一百岁了。”据许桂英讲,别看鞋楦儿样子不好看,却是补袜子的神器,过去生活困难,袜子破了舍不得丢,用鞋楦儿撑起来进行缝补后再接着穿。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鞋楦儿也派不上用场了,但这个承载了几辈人生活记忆的“传家宝”却一直被她精心保存。

  5月初,社区组织开展“老物件征集”活动,邀请居民贡献出老物件,用墙上“博物馆”展现社区文化,美化背街小巷环境。包括许桂英在内的许多居民纷纷将家中珍藏的“宝贝”送到居委会。为了让老物件有个美观的“家”,莲花寺社区在中仓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结合街巷特点,请专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多宝槅,并在胡同内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这个墙上“博物馆”,确保这些老物件的安全。

  几年前胡同的整治还普遍停留在“修旧如新”阶段。近两年来,中仓街道转变观念开始“修旧如故”,经过精雕细琢,街巷绿了,胡同静了,环境美了。同时,建胡同博物馆、打造胡同“文化驿站”等颇具创意的举措也让老街巷焕发出新容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家园建设中。这样设在胡同内的博物馆,熊家胡同已经是第二个。去年下半年,莲花寺社区新建了一处石器博物馆,将那些淡出居民生活的石碾、石磨等石器,以新的方式重新呈现,提升了老胡同的文化品位。

  “这些老物件刻下了时代的烙印,见证了居民们以前的生活,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南大街风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通州区莲花寺社区居委会主任高艳辉表示,社区将继续挖掘和传承胡同历史文化,着力打造具有南大街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这种方式,讲好南大街故事,增强居民归属感。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