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国家级“非遗”港澳再添传承人

时间:2018-05-26 18:12:21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原标题:,“非遗”港澳再添传承人

  舞麒麟

  大坑舞火龙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082人上榜,其中香港和澳门地区各有1人和4人。香港特区此次入选的传承人是古琴艺术的刘昌寿。澳门特区入选的4名传承人,分别是南音说唱项目的区均祥、澳门妈祖信俗项目的陈键铨、澳门哪吒信俗项目的郑权光和叶达。

  因东西方文化交融而入选

  据报道,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于2015年开始推动澳门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4名申报者的申报,并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澳门文化遗产委员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的支持和协助。目前澳门共有7人获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南音说唱的吴咏梅(已殁)、木雕-神像雕刻的曾德衡、道教科仪音乐的吴炳志及此次获选的4名传承人。

  澳门文化局表示,澳门再有4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反映澳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肯定,文化局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及承传工作。

  吴炳志早前说过,澳门地区的道教科仪音乐曲目繁多、体裁多样。他本人是其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而他的儿子作为第五代传承人也开始了传承工作。吴炳志曾以其父亲的名字成立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传承基金。

  澳门共有6项“非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为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和凉茶配制,澳门单独申报的木雕-澳门神像雕刻、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南音说唱、鱼行醉龙节。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地,澳门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这也是小小地界能有较多项目入选的原因。

  延续各地传统习俗和文化

  提起香港,旅游者们的印象通常是节奏快、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靠着香港地铁荃湾站,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却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向人们诉说着她与众不同的过往。2016年6月,这里成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这座被称为“三栋屋”的古建筑,迄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围村之一。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重修成博物馆。对联、宫灯、门神……没有精美繁复的雕镂石刻,却处处充溢着200年前客家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昔日乡民的生活实况,就在三栋屋博物馆里鲜活地展现出来。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与之伴随的城市景观的蜕变,非遗成为近年来香港重要的文化关键词,非遗保护也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弹丸之地的香港,究竟有多少称得上非遗的东西?香港非遗的特点是什么?

  香港现有10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斲琴技艺)、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黄大仙信俗。其中,粤剧已于2009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香港共有3人入选,“非遗”传承人名单。

  “这十大项目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这也仅仅是香港非遗文化的一个缩影。”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说,“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地的移民,延续了从各地带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比如粤剧、咏春武术等,这些文化遗产不少从内地传入,而在香港得到发展传承,形成体系。”

  “纳入国家项目有助于增进香港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重视。”香港康文署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邹兴华说,“非遗”文化虽然是传统,但一定会随着社会进步产生变化,这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香港作为内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在推广“非遗”全球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让更多人了解香港传统文化

  郑培凯说,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香港正式生效后,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不仅专门成立了“非遗”工作组,还委任本地学者、专家和社区人士为委员,就普查、保护等方面向政府提供意见,2008年正式成立“非遗”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通过委托香港科技大学进行“非遗”普查。

  香港于2009年开展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基于该结果,于2014年产生《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共480项。2017年,香港从清单中选出10个项目,再加上10个香港的,项目,组成首张《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含20项)。香港的“非遗”体系由此形成,该体系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为基础,从中挑选组成《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理论上,代表作名录上的项目可成为将来申报,或,项目的考虑对象。

  “要知道,通过4年的‘非遗’普查,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包含480个项目,涵盖了所有‘非遗’种类。‘东西荟萃’这四个字,通过普查得到具体印证。”郑培凯说。

  “‘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反映了香港本地对待‘非遗’的态度。”除已被列入,‘非遗’的10个项目,此前香港“非遗”,还在进行其他项目的调查研究,将根据项目缓急等元素制定保护措施,加强“非遗”的研究、保存和推广工作。郑培凯说,“接下来,我们要将400多个‘非遗’项目分批上报,申请,‘非遗’保护,也让更多华人了解香港传统文化。”

  以不同方式支持“非遗”保护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以不同方式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确认、立档、研究、保存、推广及传承。在香港,政府扶持推广、民间团体响应和学术机构支持是‘非遗’保护的三股主要力量。”邹兴华说。

  在郑培凯看来,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大熔炉,香港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特色。香港是个大都会,主要是从四方八面迁徙继而繁衍而来。这样一个地方,有许多宗族把传统习惯一直沿袭至今。甚至有的族群的人离开了香港,但每逢宗族重大祭祀的日子,都会从全球各地赶回来祭拜。仪式上还要有各种各样的表演,相关一整套的传统习俗。“在华人心目中,还是觉得要认祖归宗,离不开自己的‘根’,祭祀就是很重要的仪式。”中秋大坑舞火龙、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这些融入市民生活的传统文化习俗,虽大多不为外人熟知,却是地道“港味”的鲜活体现。

  拉近非遗文化与民众的距离,成为各地追求的目标,香港也不例外。翻开香港全年的日历,各种节日公共假期排得紧凑丰富,从农历元月的春节、元宵节彩灯会开始,之后有清明节、端午节、彩灯舞火龙的中秋节,还有和宗教相关的节诞……邹兴华说,“过去几百年香港都是这样庆祝的,从没有断过。”

  谈到是否要把非遗项目发展成香港旅游资源,邹兴华表示,一些宗族的祭祀活动都是很重要的非遗项目,而且都是群众自发性要去做,这是很大的旅游资源。比如求神戏,晚上搭起棚子来很热闹,像这样的活动还是很能吸引年轻人。父母会带着小孩去看这些活动,这也成为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童年的快乐记忆。他说,“从这点来讲,大都市也有乡土感。但是我们开展非遗工作的目的,不是要搞旅游赚钱。保护好才是最重要的。”

  以传承激活古老技艺

  据《澳门日报》评论,2008年起,,财政对,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补助。最初补助为每人每年8000元,此后标准不断提高。《澳门日报》评论称,对于内地部分偏远山区的传承人,补助可切实解决传习活动面临的财政困难,雪中送炭,也助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间接吸引青年入行,激活古老技艺。对于澳门本地传承人,这笔补助显然不是生活补助,更多的是一份心意,一份鼓励。

  评论称,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不管是壮观巡游场景的“哪吒信俗”,或仅一二人助阵的“南音说唱”,皆是本土节庆必备,为小区的“根与魂”。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既已将非物质文遗纳入保护范围,并设独立篇章,明确完善机制保护,当局应进一步开展小区挖掘、保育与推广,一步一脚印。

  长远要达至“非遗”永续、同承共享,永葆“非遗”项目青春与活力,活态传承,不可纸上谈兵。必须要有全盘计划,科学决策,尤其与国家建立更紧密的互动合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机制,加强推动内地与澳门互签的年度文化交流与合作计划。本报香港特约记者 俞晓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