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邡北京小学的学生在课堂做习题,身后的黑板报上写着“好习惯伴成长”。本报记者 白波 四川日报记者 雷倢
“朋友们早上好,这里是什邡市北京小学书香校园心暖花开读书频道。让我们一起用阅读开启美好的,……”
早上6点半,什邡市北京小学副校长高军打开手机微信,把自己精心录制的一段阅读材料逐个发到各年级的家长微信群里。
“这是什邡北京小学‘好习惯文化’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好习惯,家长们的反响也非常不错。”高军告诉记者,“好习惯文化”是2009年从北京酒仙桥,小学学习借鉴而来的,结合什邡本土教育特点,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成为什邡北京小学的品牌特色。
什邡北京小学原名方亭四小,2008年“5·12”大地震中,校舍严重受损,在北京市委统战部、工商联、非公经济人士捐助下启动了异地重建。新校被定名为北京小学,是什邡震后四个名称带有“北京”元素的建设项目之一(其余为北京大道、京什街、京什产业园)。从高空鸟瞰,校舍呈北京的“北”字,十分别致。
2009年11月,什邡北京小学重建开学两个月后,即与北京的北京小学结缘,组成了“智力援建结对学校”。多年来,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展开了密切的交流合作。
2016年,什邡北京小学数学教师刘辉和三名同事一起,获得了到首都北京小学学习的机会。短短半个月时间,刘辉用“深受触动”来形容自己那次首都之行的感受。“首都北京小学的高丽杰老师对每堂课,的把握都非常到位,准备也非常充分。虽然已经是一名资深教师了,但她对工作的热情仍然不亚于刚工作的年轻人。”
刘辉说,那次首都之行,让自己对教师职业持续多年的不少困惑都一下找到了答案。
“每一个去首都北京小学学习过的老师,回来之后都像一个小太阳,能影响一批老师。”高军介绍,什邡北京小学已经有近20名青年骨干教师赴首都北京小学跟岗学习,他们和首都北京小学的资深教师结为师徒关系,随时请教教育教学中的难题;首都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特级教师吉亚春等十多名教师也都曾来什邡北京小学举办讲座、上示范课,对教育教学给予指导。
在什邡北京小学教职工的口中,对千里之外那所同名的学校有一个独特的称呼——首都北京小学。问起缘由,高军骄傲地说:“因为我们也是北京小学,两所学校是兄弟,一个在首都,一个在什邡。虽然相距千里,但却有着无比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