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文化苑是周边居民们休闲活动的好去处,但小空场门前的一处垃圾堆让居民们心烦,上周三本报报道了此事。垃圾问题立即引起了潘家园街道的高度重视,问题马上解决了。这一处垃圾的偶然出现,也给街道相关科室带来了很深的思考,如今不仅垃圾没了,街道还专门设计了一套紧密的联动机制,从此辖区内绿化垃圾清运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垃圾清理催生长效机制
上周三本报报道后,潘家园街道办事处采用应急处理办法,在当天夜里,便将潘家园文化苑门前的这一堆垃圾彻底清理干净。天明时,工作人员又对原来垃圾堆积的地方,进行了再消毒处理。
对于潘家园街道来说,仅仅清理了一处垃圾,并不是“句号”,由此街道连同各相关部门,分析垃圾出现的成因,讨论避免的办法,一套长效机制制定出来。到本周一,街道城建科又与绿化部门进行了会商,这套长效机制趋于完善。
各方联动责任落实到人
记者从潘家园街道了解到,潘家园文化苑门前有一处绿化生产垃圾堆放点,简单来说,修剪下来的树枝、树叶等,白天会暂时堆放在这里,到了夜间,再由绿化养护部门清运走。以前和绿化养护部门对接的是街道城建科,部门对部门的对接方式上如果出现了沟通不畅,街面上的垃圾就可能越来越多。现在解决的办法也有了,街道和绿化养护部门均设置了专人,对绿化生产垃圾问题对接沟通,责任落实到人,避免了以往信息不畅的情况。
“日常巡护也必须加强。”街道环卫工作绿化站、环卫,、绿化养护三方同时加强巡视,形成联动,同时,把管家制管理也有效利用起来,让居民、志愿者、专业队伍都成为发现问题的参与者。问题被及时发现后,由街道联系管理主体进行解决,督促其在24至48小时内解决,如果短时间内处理困难,街道也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由此做到日产日清。
绿化垃圾纳入管理范围
从以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绿化生产垃圾的特殊性,这类垃圾是不在监管督促范围内的,现在,街道也重新明确了概念,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绿化生产垃圾同样纳入日常考核范围。
在本周一街道与绿化养护部门的协商会上,双方明确,自此街道辖区内不再设立街面绿化生产垃圾的临时堆放点,一直存在的3个街面临时堆放点将取消,按照标准,街面上不再产生任何类型的垃圾。“我们各方都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家的问题,必须要有系统的联动机制,不推诿,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本报记者 景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