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市妇联:建立多元托幼服务模式

时间:2018-01-29 10:05:18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网,传的段子“爷爷教”、“奶奶带”,其实也是不少父母的无奈。调查显示,我国目前80%的婴幼儿都是由祖辈看护,育儿成本占到我国家庭平均收入的近50%,但托幼服务短缺严重,0岁至3岁婴幼儿在我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4%。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市妇联在团体提案中提出多项建议。

  过去一年,市妇联启动了《北京市3岁以下儿童托幼工作状况及对策建议调研》的课题研究。调研结果显示,从北京现阶段幼儿园托幼基本情况来看,民办与企业幼儿园具有较多的利用空间,且民办幼儿园学位不饱和现象比较突出。

  从托幼工作面临的困难来看,幼儿园承载量饱和、教师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专业培训不足是,困难。其中街道办园、企业办园和事业单位办园均将幼儿园承载量饱和,列为现阶段开展托幼工作的,困难;而民办幼儿园的,困难,则集中在教师人员不足、缺乏3岁以下专业培训上。此外,托幼工作开展还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六成以上幼儿园均表示需要相关政策、财政、课程、人员专业性等多种政府支持。

  对此,市妇联建议,首先,要多部门联动管理、规范化托幼照护服务的运营标准与监督制度。建议政府设立托幼照护服务工作办公室,或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将托幼照护服务纳入北京市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此外,不仅要加强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幼照护服务的财政支持,而且建议整合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服务模式。比如,鼓励企业办园和民办园开设3岁以下托幼(照护)班,效仿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立社区托幼(照护)试点,支持早教机构与企业开展托幼(照护)服务。

  来自妇联界的委员徐凡在提案中也提到创办1人到5人的“小微园”,来进一步解决低龄儿童托幼难的问题。徐凡认为,想要实现“小微园”,仅仅凭借邻里之间的信任是不够的,关键是建立配套的培训、认证和监督体系。

  “专家和有关部门可以在论证后,率先建立一个垂直的培养和认证体系,比如开发一个APP,让想要成为‘小微园’老师的妈妈们通过线上注册达到有案可查,这样就可以变单点的托管模式为联动,建立一个百姓之间的自助托幼新模式。”徐凡说。

  本报记者 刘琳 实习记者 张骜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