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叶晓彦)进入“三九”,天寒地冻,北京白天的,气温已跌破冰点。为了确保居民家中室温达标,市热力集团启动10台尖峰锅炉,加大供热。与此同时,北京电网继上周四突破冬季历史极值,,负荷达到1867.1万千瓦之后,昨晚9时许再创新高,达到1915.7万千瓦,一周就增长了2.6%。
“气温过低,市政大网的热源量不能满足居民室温达标的时候,就得把尖峰锅炉派上场。”市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有3座尖峰供热厂,会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厂内的尖峰锅炉的数量,给市政大网补充热源。截至今天上午,热力集团已启动10台尖峰锅炉,并将根据天气变化和热量需求变化,随时调整尖峰锅炉,保障居民家中室温达标。同时,热力集团8支供热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备勤,300名专业抢险人员随时准备应对供热突发情况。
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昨晚9时许,北京电网,负荷再创冬季新高,达到1915.7万千瓦,截至目前电网运行平稳。北京电力调控,调度控制处处长刘辉介绍,在全市用电负荷中,采暖负荷占比约为37%,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电网夜间,负荷达到1326.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9.5%,说明煤改电等电采暖负荷在夜间的增长比例更为突出。昨天17时,北京电力启动冬季大负荷应急响应,安排800余名运维人员对煤改电地区,电力设备开展夜间特巡,同时部署2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640辆抢修车辆、150台发电车随时待命,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处置。 J224
调度,:24小时不停思考的“大脑”
热力调度,是城市供热体系的“大脑”,肩负着提前预判市政大网需要的热源量、实时监督热网的动态、指挥调度热源用量、监控,用户实时温度等重任。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四惠的市热力集团调度,。“大脑”的结构很简单,一个长约十几米的超大显示屏、一排办公桌椅以及几台电脑、电话和传真机。办公桌前,调度员韩宇正手肘撑在桌上,两手呈抱拳状,下巴轻搭在手上,双眼望着屏幕的方向。这是调度员最常见的工作状态,他可不是在发呆,而是眼睛紧盯屏幕,大脑不断思考。如果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长想走动一下,他的目光也不会离开大屏幕。韩宇说,调度,实行三班倒,确保,24小时内每班至少有3双眼睛实时掌握大屏动态。
“可以说这块大屏幕是市政热网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体现,未来一两个小时的用热趋势、管网运行是否正常、末端,用户是否室温达标,都能在这块屏幕上体现出来。”韩宇说,如果哪个环节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刻显示,调度员也会马上警觉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如果把市政热网比作一辆车,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辆车平稳运行,提前判断要加油还是要刹车,这种预判和调度既节能环保,又能减少忽冷忽热对管网的损坏,更重要的是减少末端用户家中室温的波动,让室温不仅达标而且舒适。”韩宇说。
管网巡检:下井一身汗出井冷冰冰
如果说调度,像大脑一样指挥着热源厂源源不断输出热,一次管网就是连接热源厂和小区热力站的“躯干”。市热力集团管辖范围内的“躯干”总长共近2440公里,呈网状分布,每两根管线的连接处都会有一个热力小室,作为热力工人检查管线设备的入口。
记者日前跟随工作人员蒋春晖来到位于方庄桥附近的一个地下热力小室展开巡查。在位于地面的井口外摆放好反光锥筒等设施之后,打开井盖就能感受到热气迎面。“这个井大概5米深,里面有供热厂向外输送热能的总阀门,连接着两条主要供热干线。”蒋春晖说,“为了确保人身安全,我们都要先测一下温度,如果温度太高,就要先强制通风。”
经过测温,小室的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蒋春晖脱下外套,穿着单薄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携带着呼吸机和便携式检测仪下井了。等他重返地面的时候,已是满头大汗。
“供热管线受热胀冷缩影响总是在不停地伸缩,力量非常大,甚至能把30厘米厚的槽钢推倒。”蒋春晖告诉记者,为了减少管线伸缩造成的破坏,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在管道上安装一定数量的补偿器,两边的管线可以拽着它在一定限度内伸缩。他的工作就是要查看补偿器是否有裂纹、老化等现象。
为了确保白天交通畅通,绝大部分巡查都是晚上进行的,检查人员就像夜行动物一样,在寒冷的夜里穿梭在城市的地下空间。最冷的时候,地面温度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而井下的温度却有30摄氏度甚至更高,在井下,他们过的是夏天,每次都像洗过桑拿一般,上到地面,他们又立刻转换成冬天,用一件厚外套一裹,补上一大瓶水,迅速赶往下一个小室。蒋春晖和同事们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热力管线的安全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叶晓彦 J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