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5日刊登《通州有个“废品收购村”》的报道后,通州区委区政府以及属地永顺镇等多个部门联合启动了废品收购村的清理工作。到目前为止,55个出租院内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破铜烂铁等再生资源,屋内已是人去房空、地平场清,成为一片占地3万平方米的空地。今后,将严格按照城市副,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
今夏,永顺镇对镇域内剩余的邓家窑顺原晟兴再生资源市场、顺通天华废品回收市场启动清理工作。“废品村”里已经看不到商户,所有的院子里堆积如山的破铜烂铁、塑料制品等再生资源已经清空,并打扫得干干净净。
据介绍,在清退期间,永顺镇成立镇级专项行动组和9部门联合执法组,约谈市场法人,明确清退时限,并针对涉事商户较多的情况,连夜逐一发放清退告知通知书,要求商户及时清退囤积废品。同时,根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做细商户的思想工作。
自启动清理工作以来,专项行动组和联合执法组每天早6:00开始清理工作,晚10:00巡查清理结果,同时,为2个市场分别设置路障,派人员24小时看护,清退期间保证轻车进、重车出,确保废品只出不进,确保腾退工作平稳、安全、有序,杜绝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
其中,顺原晟兴市场涉及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清理废品物资500余车次、垃圾130车,累计1万余吨;顺通天华市场涉及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清理物资1360余车次、垃圾60车,累计6000余吨。如今,两个市场已全部断电,只保留监控及照明用电,生活垃圾清理完成。
记者从通州区得到消息,该区再生资源经营企业共计406家,截至11月30日,清理整治率达到100%,其中清理腾退317家,自行腾退35家,规范经营54家。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方便居民再生资源回收,在123个小区内设置330个再生资源回收柜、衣物回收柜等设施,开展积分兑换,便于居民投放可回收资源,并委托通州京环公司专业分类收运。
本报记者 杨晓斌 通讯员 刘炜
■记者感言
明天,我们将继续奔走现场
8月下旬,正值暑天,我来到通州物资学院附近的这一片堆满各种垃圾的“废品村”。还没进村就被眼前一望无边的废铜烂铁惊呆了,这里的废品堆积如山,大卡车、小火车、铲车、吊机来往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不会相信,在通州城边上还有规模这么大的一处废品收购村。我连续两天在这里蹲守,实地了解收购情况,与商户攀谈,和工人聊天,还找到河边的一块高地,拍下了整个村的全景。离开的时候我一擦鼻子,白色的纸巾立刻变黑,低头看鞋,上面落满黑灰。
以上情景,是我在采访时经常遇到的,尤其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偏远郊区和荒山野岭之间,探访事实真相时,总免不了“灰头土脸”。我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能够目睹现场的真实,寻找焦点所在,拍到反映真相的照片。回顾一整年,我们所反映和报道的事件,都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们渴望、亟待解决的问题。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听着他们焦灼的语调,我知道,自己不能停歇和退缩。
明天,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真情倾听市民的呼声,我们还会继续奔走在那些隐藏于城市中、不为人知的角落,探寻,叩问,拍摄,记录。
杨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