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开展,房山区相继拆除了安庄、纸房城东、宜春里等多个农贸市场。市场疏解后如何解决20多万良乡居民买菜问题?
昨天,记者了解到,拱辰街道、西潞街道在疏解市场的同时,完善便民服务网点,新建拱辰街道文化路便民市场、新发地菜篮子社区服务店、良乡自立农贸综合交易市场。非首都功能疏解与生活服务业品质提升协同推进,让百姓生活获得更多便利。
拱辰街道文化路便民市场,被划为蔬菜、水果、副食、肉类与水产、小商品5个区域,摊位整齐有序。“市场共设200个摊位,统一管理,区域划分明确。”市场经理程国强说,在市场一角还设有专业食品安全检测室,可对果蔬农残现场快速检测。
文化路社区地处房山区核心地带,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常住人口近万人。多年来,区域内缺少便民市场,社区附近聚集了大量流动摊贩,环境脏乱差。今年,拱辰街道启动文化路精品示范街区项目,拆除违建21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拱辰街道按照“城市背街小巷精细化、老旧小区生活服务功能品质化”的思路,整合现有资源,在文化路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便民综合市场。正规商户进来了,优质服务进来了,街区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实希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和背街小巷城市形象的双提升。
西潞街道西潞园社区附近,新发地菜篮子社区服务店里,摆放着当天从新发地市场运来的新鲜蔬果。居民高女士边挑选蔬菜边说:“自从家门口建了这个菜店,家里的水果、蔬菜可以随吃随买,质优价廉,不用再囤蔬菜水果了。”
宜春里街区良乡自立农贸综合交易市场,目前正在完善中。拱辰街道今年启动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培育,建设商居分离、宜居宜业的新型综合生活圈。目前,该街区已成为房山首批入选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改造项目。示范街区创建成功后,将辐射周围7个社区、3万余居民,为百姓提供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蔬菜零售和便利店等服务。
随着低端业态的疏解,房山正加快打造百姓满意的“菜篮子”,目前已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80个。下一步,该区将加强与市内及外埠蔬菜生产区合作,扩大基地供应和储备建设。本报记者 褚英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