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戴世锦 茅台时空
头脑风暴研讨十余次、文本修订多达30余稿,《文化茅台建设指导意见》、《文化茅台建设实施方案》——两份茅台历史上参与范围最广、历经修改打磨最多的文件,日前获得集团党委审定通过——以顶层设计为切口,从信号释放到棋盘开局,“文化”这一先导,作为贵州茅台走向布局全球时代的重大战略,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从2017年末,南部非洲首度亮相“试水”至今,“文化茅台”已在近两年时间里,成为茅台集团内部及其上下产业链广泛关注的热词。
2019年1月,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发表署名文章《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这篇2019年开年推送的重要文字,是对文化茅台战略从顶层启动的动员和发声。
文章中,李保芳专门提到茅台与全球知名酒企的差距:横向来看,尽管茅台在20个月前,市值超越了帝亚吉欧,但在全球五个,烈酒品牌中,他们就拥有尊尼获加和珍宝两大品牌;在全球100强烈酒品牌中,有22个属于他们。李保芳认为,差距的关键在于“帝亚吉欧的文化聚合能力,远非一般企业可比”。
“目前来看,持续紧张、相对短缺的供需现状,因品质、环境要求所带来的产能有限,将会让茅台长时间处于‘卖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茅台正处于史上,的发展时期。但企业发展有周期、有起伏,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警惕‘灰犀牛’,才能行稳致远。”李保芳说。
文化茅台建设方案出炉前后,季晓南、刘俏、余华、马未都、杨澜、贡华南、郝大鹏等知名专家、学者,在不同场合、以不同角度,围绕“文化茅台”的内涵外延、实施路径等核心问题,与集团高层广泛探讨。
据相关统计显示,“文化茅台”战略启动以来,茅台高层极为重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先后召集两次专题会,作“头脑风暴”和起草部署,四次对文本作批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先后组织两次会议对文本作修改;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四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文本作修改;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建军两次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
“我们不能坐在山沟里、坐在办公室里来看茅台。审视茅台,应该站在全国、乃至世界来看待——茅台是贵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在为“文化茅台”举行的“神仙会”上,李保芳与到会专家交流时这样开场。“从更高层次上讲,文化茅台是一种战略,也是茅台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方案研讨打磨,是一个真正‘烧脑’的过程——这项工作的难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位参与文化茅台起草工作的茅台员工感慨道。
据不完全统计,仅战略管理处一个部门,就组织部门内部修改讨论十余次,并四次将文本印送党委办公室、企业文化处、研究室等成员单位进行书面征求意见。前后参与修改论证内外部人数达二百余人次,共形成文本三十余稿,提交公司高层文本五稿。
工作中,方案起草者的目光并不局限于营销与品牌:对内,要倾力构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奋斗、尊重实绩的职场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对外,要积极引入和倡导先进文化,切实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更能打动人心的消费体验,用更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传递茅台声音,凝聚广泛认同。
《“文化茅台”建设指导意见》《“文化茅台”建设实施方案》对这一重大战略的总体目标冷静阐述指出,“文化茅台”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视觉一体化、理念共识化、行为规范化,同时,要构建文化引领新态势,增添企业发展新动力,形成独特魅力新特质,提供茅台发展新借鉴,并实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和谐统一、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统一。
文化茅台建设指导意见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茅台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从“中国知名品牌”提升为“全球知名品牌”,必须充分吸收有益文化成果,深化文化交流互鉴,代表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
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顺序之变,包含着意识之变、定位之变、战略之变。据悉,推动文化茅台建设,是要努力推动茅台品牌价值进入全球知名榜单前列,并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刚刚公布的实施意见与建设方案,对文化茅台的多层布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对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文化茅台”落地等各个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并规划了详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30年,文化茅台要形成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并推动茅台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从多方面、宽领域、深层次实现文化引领作用,成为全球商业典范。对于文化茅台建设,茅台管理层给出三个切口:“增添发展新动力”“形成新时代特质”“为中国制造有益输出”。
,动态显示,8月第三周,茅台再创造高光时刻:不仅股价创出新高,且连续多个交易日收盘价站在1100元之上。
茅台智库一位专家成员的观点值得回味:中国厚重传统文化积淀带给企业的韧性和空间,将凸显更大的价值,并为全球经济提供可持续的能量。
附:李保芳署名文章《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
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保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去年,我们提出了建设“文化茅台”的初步设想。一年过后,我们逐步对“文化茅台”有了大体概念,社会各方也有了初步印象。客观上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演进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茅台”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开放的命题,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不断探索、碰撞、实践、完善,方能汇涓流、集大成。
第一 为什么要建“文化茅台”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地方国营至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经一代又一代茅台人不懈努力,茅台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位。这个过程,茅台一直坚守的文化传统,包括工艺、品质、责任和担当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目前来看,持续紧张、相对短缺的供需现状,因品质、环境要求所带来的产能有限,将会让茅台长时间处于“卖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茅台正处于史上,的发展时期。但企业发展有周期、有起伏,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警惕“灰犀牛”,才能行稳致远。
茅台出自赤水河谷,市场广布海内外,北近北极圈,南至好望角;内有3.6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外有上下游、相关方数十万海内外从业者。横向来看,尽管我们在20个月前,市值超越了帝亚吉欧,但他们在全球五个,烈酒品牌中,拥有尊尼获加和珍宝两大品牌;在全球100强烈酒品牌中,有22个属于他们。其关键就在于,帝亚吉欧的文化聚合能力,远非一般企业可比。
在传统不断被打破、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茅台只有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丰满和具象文化外延,才能形成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的说服力和联心、联手、联动的凝聚力,永葆生命力和竞争力。
归结起来,建设“文化茅台”,既是茅台立足现状、谋求跨越,“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通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持续努力,逐步形成茅台的新时代特质,对内切实管用,对外可资借鉴。
第二 建什么样的“文化茅台”
茅台地处,的产区,又在代代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了核心技艺。从历史看,茅台发展之初,文化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同乡、同业间淳朴的共识,师徒授艺,重在精;同行竞争,重在信。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酿,的酒,不负组织信任,当是其时的文化主流。“市场化”之后,茅台开始走出河谷,逐步建立完善经销网络,文化的内容重在“义”“利”平衡,以此获得更好认同。市场逐渐成熟之后,打造民族精品、世界品牌,则成为了茅台文化的重要内容。
建设“文化茅台”,内容很多元,形式很丰富。初步想来,目前大体应有三个“切口”:
一是增添茅台发展的新动力。就是要高度重视文化在企业治理、消费体验、价值认同、品牌赋能等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打造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品牌,让文化成为引领企业前行的关键力量,推动茅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二是形成茅台在新时代的特质。“文化茅台”建设,是建立在品质和品牌基础之上,茅台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进阶。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内涵,主动走出舒适区,摆脱“短缺依赖”,全面优化企业人格和气质,让茅台在世界范围内更受认同和喜爱。
三是为“中国制造”有益输出。从全球500强企业来看,他们广受称道的产品、持续不断的创新、值得借鉴的治理、锲而不舍的精神,构筑了五彩斑斓的商业文明。茅台应该有这样的理想,也有这样的信心,能够以文化超越壁垒、跨越时空,为“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商业提供茅台借鉴。
第三 怎么样建“文化茅台”
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顺序之变,体现的是意识之变、定位之变、战略之变。要发扬前人锲而不舍、勇于改变的优良传统,在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大胆创新、自我突破,不断提高软实力。结合当前实际,,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一是把握方向。茅台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文化茅台的建设,首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旗帜鲜明讲政治,听党话、跟党走,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化茅台”建设的始终。
二是赢得人心。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化茅台”建设,是系统的“人心”工程,要坚持以优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传导,赢得各方尊重。对内,要围绕“有作为、有希望、有价值、有尊严”,倾力构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奋斗、尊重实绩的职场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对合作方,要以集团管控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带动上下游、相关方,不断增强“茅台身份”自觉,以最佳状态,做好服务;对外,要积极引入和倡导先进文化,切实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找差距、补短板,以更能打动人的消费体验,传播茅台声音,凝聚广泛认同。
三是统筹推进。“文化茅台”大有可为,关键要规划好、落实好。要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围绕“增添动力、形成特质、提供输出”,动员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科学制定“文化茅台”建设规划;要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将“文化茅台”建设任务,明晰责任到领导、到部门、到人头;要根据阶段性目标,加强跟踪反馈,及时调整优化项目实施,丰富完善平台抓手;要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开放式推进“文化茅台”建设;要注重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由点及面、逐步深入,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文化茅台”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我们要保持十足韧劲和百倍干劲,以更加科学缜密的方法和节奏,更加扎实稳健的作风和步伐,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推动茅台不断超越自我、发扬光大、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