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环球博览>正文

华尔街富豪挑战“地球最深处” 在万米海底发现塑料垃圾

时间:2019-05-15 16:08:39    来源: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挑战者深渊”迎来人类挑战!本月初,美国华尔街富豪兼探险家维克多·维斯科沃深入探索号称是“全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在1.1万米的大洋深处独自完成潜航作业,再次刷新人类深海潜航的世界纪录。维斯科沃在此次探索中不仅发现了若干深海新物种,竟然还“意外”发现污染到万米深海的生活垃圾。

  刷新多项潜航纪录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4日报道,4月28日至5月7日,维斯科沃在地球已知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进行深潜,并刷新多项纪录:他独自驾驶Triton 36000深潜器,一直下潜至10928米处的深海底,打破了美国海军军官沃尔什及瑞士科学家皮卡德保持了近70年的双人潜航10912米的纪录;同时,他也打破了美国好莱坞知名导演卡梅隆2012年创造的10908米的单人探索纪录;不仅如此,维斯科沃此次在海底独自完成了248分钟的探索作业,这也是有史以来单人潜航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深海探索。

  马里亚纳海沟地势险峻,海沟深处的压强是海平面的1100倍,有媒体曾将这种深海探索的难度比作“反向攀爬珠峰”。不过维斯科沃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场探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整个行程更像是坐在飞机驾驶舱中“观光”,只是深海当中“有点冷”。据他形容,海沟底部平坦,且透过驾驶舱能看到半透明状的深海生物。其团队宣称,他们在此次潜航作业中至少发现了4种深海新物种。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自2018年底,维斯科沃开始率队实施“五大深渊探险”计划,誓言要探索全球海洋最深处,并完成详细的深海声呐测绘作业。在马里亚纳海沟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南桑德韦奇海沟和印度洋爪哇海沟的探险之旅,并预计将在今年8月挑战北冰洋的莫洛伊海沟。

  探险家的“开挂人生”

  超级“学霸”、金融富豪、海军军官……早在成为职业探险家之前,维斯科沃在多个领域就已经颇有建树。现年53岁的他生于得克萨斯州,本科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研并获得了防务和军备控制学科硕士学位。2002年,他与同僚共同创办了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同时还兼任多家公司的董事。由于教育背景丰富,维斯科沃堪称“多面手”,他擅长防务、航空航天以及电子科技类业务。同时,他还是美国海军预备队的一名情报官员,曾随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和“蓝岭”号指挥舰执行任务。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维斯科沃在接受采访时将自己描述为一名“天生冒险家”,3岁大的时候就曾有过一次“壮举”——试图驾驶家中的轿车。结果,车子开出10秒就发生了严重事故,他在重症监护室待了6个星期,全身缝了100多针。在商业领域功成名就后,他决定到世界各地探险,在发起“五大深渊探险”计划前,他就已经完成了全球“探险家大满贯”挑战——包括攀登七大洲,峰以及完成南北两极的“极地探险”。

  据熟悉他的人表示,维斯科沃更像是“新生代”的探险家,为了挑战极限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完成深海潜航活动,他之前曾专门雇用一个编制齐全的科研团队,驾驶科考船进行过严密的前期调查,这些活动保守估计也得花掉一亿美元。

  维斯科沃此次驾驶的“Triton 36000” 型深潜器的造价高达4800万美元,重达12吨,船舱由钛合金打造,舱内氧气可供两人4天所用,还配有备用的电力系统。为抵御高压环境,Triton 36000 深潜器的球形钛合金外壳厚9 厘米,采用先进的锻造技术制造,能在航程中改变船壳形状,以适应深海压力的变化。

  根据制造商的说法,这是,可重复潜入11 公里深处的商用深潜器。该深潜器以电力方式驱动,有10 个电动推进器可往任何方向移动,连上世纪60年代的“潜航英雄”沃尔什都惊叹称,维斯科沃所用的技术比起早年的深海探险已经实现了“量子级别的进步”。

  海沟深处的“意外发现”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探索过程中,另一项“新发现”让科考团队颇感沮丧:维斯科沃在探索作业中竟然找到了塑料袋、糖纸包装和金属废弃物——在万米深渊找到生活或工业垃圾,这在历次深海探索中尚属,。

  维斯科沃在采访中说:“这么深的地方还能看得到如此明显的人类污染迹象,非常令人失望。”他表示,希望此次深海探索能够增进人们的环保意识并敦促各国政府更有效地制定或执行环保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