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环球博览>正文

儿童数学启蒙,家长需关注三个方面

时间:2017-12-28 15:46:09    来源:观天下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从小到大,一直听到一种说法——数学很重要!这句话,学校老师说,家里爸妈说,串门亲戚说,日复一日,耳提面命。数学,作为最能够帮助孩子提升抽象思考力的学科(没有之一),向来为学校和家长重视。可是,我们的孩子真的学好了数学吗?它,真的成为我们孩子日后生存发展的重要技能了吗?或者它只是一门学科,抛开习题、作业、考试,它什么都不是?!这些,都是需要家长们仔细考虑的问题……

  如果家长盼望孩子们将来能够真正的学有所成,将知识转换成将来可以安身立命的能力,现在该做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专注3-10岁儿童思维数学教育的培飞思维馆教学总监。

  乐趣

  “在我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数学学的好的孩子,往往都是在数学学习中寻找到乐趣的幸运儿,他们凭着天生对抽象和数字的敏感性,在学习的名义下,找到了一种‘玩’的方式,更妙的是,这种‘玩’的方式还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青睐。”培飞思维馆教学总监表示。

  学霸们到底在数学中玩了一些什么?每个年龄段,孩子玩数学的内容都不同,乐趣也不尽相同。培飞教研总监举了一个在数学启蒙中的经典游戏——躲猫猫。

  ,的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管这个理论就叫做“客体,性”,他表示,宝宝在最初2年都是在“学习”这个理论,躲猫猫绝不仅仅是个游戏,它能帮助宝宝反复测试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事物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如果用看不懂的话说就是——“儿童具备了,脱离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这个就是数学学习基础中的基础。

5.jpg

  眼界

  培飞思维馆教学总监认为,在数学学习上,孩子不但需要有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仅仅把“眼界”停留在题目上,不光是数字和计算,而是应该把眼界放大到真实的世界上。通过世界现象理解数学的本质,这样往往能够使我们的孩子触类旁通,获益更多。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数学作为一种既定的学科经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基本是套用学科研究或者数学应用的知识结构来进行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先说概念、再举例子、大量练习,,考试!而结果往往把学习过程异化为做题!做题!再做题!

  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数学,很难建立起学习的意义,也不可能建立数学和真实世界的联系,除了一些天才儿童,大多数孩子学到的是表象的数学知识,而无法理解数学本质,更无法建立数学思维。

  《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为了拓展孩子数学境界所编写的框架,NCTM提出有关学校数学教育中应当重视的诸多方面的建议标准,阐述了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孩子应该学习掌握什么样的数学,其中包含了两大模块:

  1、数学内容标准;

  2、数学过程标准。

  这两者,前者表述了孩子应该学习的数学内容,后者是强调了获得和应用知识的方法,两者交叉融合,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6.jpg

  (培飞思维数学教具)

  时机

  “时机”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孩子生长中的各种敏感期,二是在生活中、学习过程中的随时发生学习机会之窗。关于敏感期,培飞思维馆教学总监特别提醒家长:敏感期并不,,有的时候孩子似乎错过了敏感期,但如果家长坚持通过游戏激发孩子,他们依旧可以有非常好的反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脑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的,哪怕成年以后依旧是这样。

  其次是在日常中的机会之窗。孩子大量的自我探索都在日常活动中完成,比如分一下餐桌的碗筷,清点储蓄罐里的硬币,搭建积木、道路上的树木和电线杆、楼房层数清点,各种形状的发现,都是孩子在生活中完成的,这些活动蕴含着大量的机会之窗,有很多启动随机教学的机会。如果家长们有意识的抓住这些机会,并有系统的帮助孩子梳理相关的知识体系,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帮助是非常可观的,所谓的“家学”和“熏陶”无外乎此。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