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竞争力提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对于如何在变局中求发展,带领TCL这家老牌企业走过38年岁月的李东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去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与面板制造行业低谷相互交织,应“变”成为TCL和家电制造企业的必答题。面对新的挑战,李东生向央广网记者讲述了TCL手中的两张“牌”——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
应贸易环境之“变”:全球化的产业与供应链布局
早在 1999 年,TCL就在越南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彩电生产基地,成为中国企业布局海外的先行者之一。
“以前中国企业开始国际化仅仅是业务的国际化,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才向真正的全球化转型。”李东生表示,所谓全球化,并不是简单的把产品卖到全球市场,而是在全球的目标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能力。
TCL的全球化战略正是以全球产业布局和全球供应链布局作为两大支撑点。经过近20年耕耘,TCL已在海外建立了5个研发,、8个生产基地,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机构,在主要的业务地区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布局。2018年,TCL产品销售收入58%来自海外市场,其中彩电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居第二位。
完善的全球化的布局,使TCL在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得以“处乱不惊”。
“去年TCL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第二位。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的时候,虽然没有把彩电纳入进加税清单,但是我们就做准备了,我们把墨西哥工厂产能扩大了一倍,这项工作今年年初就完成了。”李东生说。
面对美国对彩电新加征的15%关税,李东生表示,墨西哥工厂可以继续增加供应,TCL还将在墨西哥新建一个工厂以应对美国市场快速扩张的需求,预计8-9个月后投产;为规避贸易壁垒,TCL在越南的产业基地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印度工厂也在供应当地市场之外,留有供应发达国家市场的富余产能;近期,TCL还决定加大波兰工厂产能,将产能开到,。
李东生向记者表示,随着新的产能布局调整到位,预计半年后,贸易摩擦对美国业务的影响将基本消除。
应行业周期之“变”:创新驱动“长跑”
“半导体显示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基础核心器件之一,中国最有机会在该产业做到全球,。”从“缺芯少屏”的时期走来,李东生对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发展抱有厚望。
2009年,TCL上马了半导体显示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半导体显示制造领域的垄断。今年4月,TCL集团完成重组剥离智能终端及配套业务,转为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产业的高科技公司。
高科技、高投入、长周期……尽管这样的行业看起来“耗时耗力”,但在李东生看来,行业门槛高、含金量大的“赛道”才能够让他人难以复制、跟随,适合“长跑”,未来TCL或再开拓1-2个高科技“赛道”。
不过,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疲软,半导体面板供需失衡,行业进入低谷期。对于行业低谷期的应对之策,李东生向记者表示:“首先要靠自己,自身竞争力提高,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
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今年上半年,华星光电研发投入21.3亿元,当期新增PCT专利申请数量为1056件,达到行业,水平。
李东生表示,TCL正在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不断推进 MLED以及AMOLED的折叠、全柔性等新技术研发,同时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工艺和材料。人工智能的运用对提升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李东生告诉记者,在人工智能方面,TCL从应用技术开始向上游的核心基础技术拓展,在国内和美国硅谷的研发,之外,在波兰新设立了人工智能研发,,目前已有部分技术成果可以投入应用。
随着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下一轮竞赛当中,我们一定要成为并跑者,争取成为领跑者。”李东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