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苕粉始创于1593年,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1992年整合羊角及土坎各大作坊加工厂,成立武隆羊角晶丝苕粉厂,被命名为“县苕粉厂”。同时,整合武隆苕粉品牌,统一命名为“石磨”武隆苕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8年,“县苕粉厂”恢复“武隆区石磨苕粉厂”字号。2019年,为做强武隆苕粉产业,升级“武隆苕粉”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对该产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筹划成立“重庆市武隆苕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乾隆年间,石磨苕粉有作为御用贡品的记载,解放后更得到小平同志赞誉,这是苕粉行业历史上的,荣誉。后又获得“中国名菜”、“中国名小吃”、“中国农洽会金质产品奖”、“重庆十大年货”、“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苕粉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品牌”。老一辈的“石磨”苕粉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抵抗住了诱惑,信守本分,兢兢业业,坚守最传统的16道古法石磨现浪好工艺,坚持只用当地核心产区的仙女红武隆红宝石红薯,坚定只做100%正宗石磨武隆苕粉,绝不掺杂使假。组建重庆市武隆苕粉科技专家大院,武隆苕粉研究所,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行业率先推出“石磨”无矾苕粉,实现苕粉零添加健康产品,打开了“无矾苕粉”创始之路。全国苕粉产业鱼龙混杂,非法添加,“石磨无矾”苕粉在一片质疑声中如平地惊雷,越传越响,“石磨”苕粉,“正宗苕粉,中国好味道”的形象越显清晰,石磨苕粉重庆三大特色食品的美誉也随着石磨苕粉在全国热销深入人心。
1992年至2014年,是石磨苕粉厂高速发展的第一阶段。到上个世纪90年代,“石磨”苕粉的年产销量已经突破了200吨,占领了重庆批发及火锅渠道。
然而,随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竞争加剧,掺杂使假,劣质粉条应运而生,唯市场、唯价格冲击传统产业发展,石磨苕粉厂首当其冲受到掺杂使假粉条的冲击,特别是用玉米淀粉冒充红薯粉制作粉条,让红薯粉市场一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玉米淀粉成本只有红薯淀粉五分之一,但不良厂家仍然取名红薯粉条,整个行业一片混乱。
面对“以次充好”的市场,“石磨”苕粉人沉着应对,不忘初心,坚守良心,砥砺前行,坚定做100%正宗苕粉,哪怕成本比别的厂家高两倍以上,也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石磨苕粉厂第一家开始武隆苕粉品牌化、标准化道路,让产品不但用质量说话,更用品牌和包装说话,把“石磨”苕粉100年历史讲出来,把石磨苕粉人苕粉世家的工匠精神展出来,让产品有生命,会说话,“石磨”苕粉,终成武隆苕粉稀世珍品。
“石磨”人不但坚持质量,在企业管理上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梦想,行千里,致广大。2014年,石磨苕粉传承人王晓路开始逐步走向前台,依托在涪陵榨菜集团十几年的锤炼经历,对石磨苕粉引入资本、精准定位,明确价值,让苕粉真正成为百姓家庭必须的健康菜品,重庆火锅的必配菜品,重庆网红城市的网红产品。
三板斧开创石磨苕粉新局面,与国内知名营销机构合作,对石磨苕粉精准定位:石磨,正宗武隆苕粉;精准诉求:石磨,中国好味道;精准对表:手工苕粉,。
用现代企业和现代管理经营传统产业和品牌,按照《食品安全法》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厂房,按照传统工艺结合SC合理布局厂房,实现厂房现代化,工艺传统化,生产标准化,打造武隆第一家工业观光基地(厂);革新工艺标准,回归传统产品,坚持工艺革新和标准化,产品回归传统,坚持手工现浪,坚持小盘精制,坚持传统石磨,打造传统石磨手工小粉,口感更好,乡情更浓,回味无穷,鲜糯晶道;精准诉求,占领消费心智,坚守、坚定、坚信传统的魅力,用质量说话,做出中国好味道,吃出中国乡情味。
石磨,不再是好苕粉的代名词,更是心智中的好味道,迈入新时代。石磨苕粉,当之无愧民族品牌,石磨苕粉火锅馆必选食材,石磨苕粉家庭健康食品必备。2019年在北京友谊宾馆武隆宣传活动中被全国30多家媒体报道,并被北京友谊宾馆选定为宴会菜品,2019年4月30日羊角古镇开街,石磨酸辣苕粉一碗难求,三天卖出10000碗,成为古镇网红打卡地和古镇网红苕粉;2019年入选重庆双晒武隆区委书记双晒取景地;入选湖南卫视一路成长取景地;石磨苕粉励志故事被重庆电视台制成雾都夜话播放,石磨苕粉项目获得北京医食同源科技公司青睐,并进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双创半决赛。
面对实体下行的压力,石磨苕粉坚定不移,越战越勇,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坚守道德,坚持做100%手工苕粉,把石磨苕粉打造为中国手工苕粉,,走出,,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