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爱分析“新周期·新赋能”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于今日(5月22日)在北京圆满落幕。多家企业代表共同讨论金融科技变革趋势,以及新周期下的金融科技赋能出现了哪些新思路。
网金社创新研究院院长、风控总监——潘攀代表网金社出席此次会议,以网金社的实践经验为例全面分析了“金融科技赋能产业供应链创新之路”,并预测金融科技推动下的场景化、数据化模式将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趋势。
供应链金融仍受主流市场限制
供应链金融是企业在日常采购、货物生产、销售一系列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融资需求,这一过程涉及其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生的交易,根据交易特征,传统供应链金融一般分三种模式,第一是在采购阶段基于未来存货的融资服务,包括保兑仓和提货单融资;第二类是在货物生产阶段基于存货所有权人存货质押进行的融资服务,包括仓单和动产质押;第三类是在销售阶段基于存货销售形成应收账款的融资服务,包括保理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在小微企业政策导向和资产安全性要求提高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受到机构的青睐,参与主体和资金来源愈发多样化,但潘攀认为,目前主流市场仍以产业内核心企业发起或主导,通过传统的线下尽调授信方式,以其自身信用对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满足。这会造成参与方仍是拥有低成本资金的主流金融机构,核心交易数据仍然掌握在核心企业手中,依然受到核心企业授信规模或可质押动产规模限制,难以满足链条中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
供应链金融创新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产业链中的协同共生
随着产业链中企业实力的减弱和金融需求量的减少,传统模式下的融资服务愈发难以触达,产生市场效率缺失,限制了供应链金融的商业可持续边界扩展。
潘攀提到,造成市场效率缺失的原因包括,第一,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地域分散,融资规模小,融资效率和成本问题无法解决;第二,以核心企业授信规模为基础的融资服务难以满足全链条融资需求;第三,企业实力弱,数据失真,交易欺诈风险高;第四,无有效抵质押物,难以符合传统融资条件。
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为供应链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满足了传统模式下难以触达的融资需求,扩大供应链金融中的商业可持续边界,实现产业链中的协同共生。通过在线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和交易欺诈成本得到显著提升,获客和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为企业风险评估模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金融科技推动下的场景化、数据化模式将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趋势
潘攀将金融科技发展催生的供应链创新主要模式总结为,第一,基于交易生态内的强场景模式,指包括阿里、京东、小米在内的掌握交易、支付、物流、仓储等全供应链体系的机构,利用其闭环的场景和全交易链条数据提供融资服务。比如网商银行提供的淘宝商城小额商户贷,基于淘宝、支付宝、菜鸟物流的闭环场景、大数据分析和线上化融资方式,提高获客与融资效率,降低商户的违约意愿,精准评估其违约能力。
第二类是基于弱场景和关键数据模式,指垂直领域B2B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ERP服务商以及税控设备服务商,利用自身在交易、支付、财务、税务等方面的独特场景、数据,结合金融科技手段提供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解决供应链金融中效率成本、交易欺诈和风险评估的问题。金融科技推动下的场景化、数据化模式将成为未来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趋势。
网金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网金社一直致力于在供应链金融创新领域进行探索,目前在建筑工程、航天科工、企业商旅以及物流领域等不同产业链中,根据企业差旅、运输、支付等场景和数据特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参与到该领域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融租公司、担保公司以及保理公司等。网金社自主研发的三潭智能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实现上述产业内金融业务场景的线上化、智能化,提供包括金融管理效率、场景及资产验真、信用风险评估等一系列解决方案。网金社目前已经累计服务近千家小微企业,90%的融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下。
潘攀以网金社在企业商旅领域实践为例。
企业商旅领域(TMC)是基于企业员工出差管理需求所衍生的金融服务,商旅服务公司通过采购航司或OTA机构的机票、酒店,为企业提供员工日常差旅的线上化服务,并形成代垫机票酒店应收账款。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需求和成本控制需求的提升,企业使用专业商旅服务公司成为发展趋势。但由于其单笔订单和企业差旅量的小额分散性,差旅行为的复杂性,短周期高回款频率,以及服务公司的主体信用弱,使得目前此类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网金社在三个方面利用金融科技进行了赋能:
1、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融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线上化的企业鉴权、合同签署以及融资企业贷前审批、贷后管理等流程,实现多融资主体、多商户维度的智能账务管理服务,可视化的智能报表管理服务等,可节省大量的人工操作成本。
2、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业务场景内真实交易的闭环,核验场景中的机票、酒店等差旅行为、对账开票打款等垫资行为的真实性,降低企业欺诈造假及挪用资金的风险。
3、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进行广泛的数据连接,将企业工商、法院、税务等基本数据与企业差旅、发票、付款等关键数据相结合,为合作机构搭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预警服务,判断企业贷前的风险程度与贷后的风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