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钢铁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全球钢铁产能与需求之差的不断拉大已经导致钢铁企业财务状况更趋恶化,并使人们对钢铁产业长期生存能力和效益更加关注。一方面,尽管一家钢厂的投产或关闭一般都是基于公司的商业考量,但政府支持建设新产能或是维持低效产能继续运转的干预将会加剧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且不利于所有在市场中高效运转钢厂的经营。另一方面,促进钢铁产业有效重组或对那些因关闭非盈利钢厂而失业的工人提供帮助的政策,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工具,并可以促进全球钢材市场更加稳定。
在2014年5月于法国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OECD)部长理事会会议上,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深入探讨了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就此进一步开展工作。除监测钢铁产能发展外,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计划研究分析政府政策及其对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促进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促使全球钢铁产业更加高效以及避免影响到正常的钢材贸易等方面达成共识。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程度有多大?
自本世纪初以来,全球钢铁产能迅速增加,其中新增产能的绝大部分出现在非经合组织国家,扩建钢铁产能的目的是满足其日益发展的建筑业和制造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据经合组织估计,2014年全球名义钢铁产能达到22.41亿吨,基本上是2000年全球名义钢铁产能10.60亿吨的两倍。由于全球仍有许多国家继续投资建设钢铁产能,因而估计到2017年全球钢铁产能还将增加1.20亿吨,因此到2017年全球钢铁产能预计将达到23.61亿吨(见封3)。
不可否认,全球钢铁产能的过剩与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关。尽管全球钢铁产业正在努力摆脱2008-2009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所触发的钢铁产业周期性低迷,但许多经济体钢材需求的复苏并不同步,有些国家钢材需求甚至有所下降。2013年,全球粗钢需求量为16.48亿吨,比全球名义粗钢产能低5.16亿吨,达到全球钢铁产业产能与需求之差,水平。由于许多经济体投资扩大产能的项目数量继续增加,而钢材消费量预计仍仅是适度增长,全球名义钢铁产能与需求的不平衡在可预见的未来对钢铁产业而言将继续是一个重大风险,除非全球钢铁产业和有关国家政府做出更大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过剩钢铁产能不能直接通过名义钢铁产能和需求之差测算。实际上,满负荷运转对钢铁企业而言也并不是最佳的,即使在钢材价格非常具有吸引力和许多钢铁企业似乎在,化生产的时候。例如,在危机前的2008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处于峰值期,全球月度粗钢产能利用率并没有达到91%以上。季节性因素以及设备偶尔需要停产改造和增加新设备会降低钢厂的有效生产。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全球钢铁产能与需求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下滑,许多政府干预本国钢铁产业,以及其他一些市场扭曲行为。对多数钢铁企业而言,通常都有充分利用产能的时期。当钢材需求和价格下滑时,寻求实现利润,化的钢铁企业通常会减产,由此会让一定的产能闲置。由于钢厂仍必须为其固定资产包括炼钢和轧钢设备的投资偿还贷款或是支付利息,钢厂的利润就会降低。然而,如果市场形势持续低迷,那么届时在正常市场形势下运转的钢厂将会通过缩减产能以使固定成本最小化,由此导致过剩产能成为短期现象。不过,历史已经显示钢铁产能的调整过程既漫长又艰难,一些地区长时间经历着产能过剩痛苦。
一方面,钢铁产能退出门槛高,即关闭产能时拆除钢厂,清理整顿时增加相关环保设施以及与劳动力有关的成本非常高,阻碍了钢铁产能的迅速调整。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钢铁企业选择推迟退出,而不是选择带来较高成本的立即退出。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也影响到钢铁企业如何看待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预计未来将有很高需求时,一些钢铁企业会进行大量投资建设新产能。
另一方面,政府的干预阻碍了竞争性市场的自我调整,导致过剩钢铁产能持续存在。钢铁产业在许多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因而在市场需求低迷时政府倾向于保护本国钢铁产业产能,以缓和关闭产能带来的工人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此外,在一些较大的钢材净进口地区,有关国家政府有意提高钢材自给率,以降低对进口钢材的依赖。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尽管目前市场需求低迷,但仍有许多新项目正在建设,进而导致在未来几年钢铁过剩产能大幅增加。
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的讨论表明,目前一些地区钢铁产能过剩反映出与产业周期相关的临时性因素有关,另一些地区则反映出与政府干预相关的钢铁产业结构性因素有关。对政府有关钢铁产业政策的关注包括:政府持续给予钢铁企业补贴(特别是在新建产能和对低效产能维护方面)和继续批准新建钢铁产能。政府已经注意到,除了市场需求疲软外,其有关钢材贸易的措施,限制外国投资和政府金融机构的资助也是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给钢铁产业本身带来很多困难。总之,阻碍钢铁企业“简单和方便”退出的政策是导致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
钢铁产能过剩的影响是什么?
对钢铁产业而言,产能过剩经常与钢材供应过多、价格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破产保护和失业有关。最近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研究显示,钢铁产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比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钢铁产业危机时还要差,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就是今天的全球钢铁产业产能大幅过剩。
另外,一个地区的过剩钢铁产能可以顶替其他地区的钢铁生产,由此给其他市场的钢铁企业带来伤害,并带来钢材贸易制裁的风险和政府干预。而且,这也会导致能源浪费,进而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政府给予钢铁产业补贴和支持钢铁产业发展的措施,即推动企业投资钢铁生产设备或是扶持应该关闭的钢铁企业是造成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鼓励钢铁企业维持高水平生产的补贴,甚至在市场需求低迷时的高产量,对钢材贸易有非常大的影响,带来不公平贸易,如带来对其他国家钢铁产业造成伤害的钢材倾销。
应该如何应对钢铁产能过剩?
在竞争性市场中,钢铁企业应该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责任和能力,也就是说,在市场环境变化时,只有企业才能决定何时投资新产能或是缩小产能。政府的作用应该是让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和避免采取人为扩大钢铁产能的措施。政府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取消那些扭曲的市场政策,如取消促进新产能建设或延迟落后产能退出的补贴,取消影响产业重组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使钢铁企业基于市场做出投资决策,确保新钢厂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