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游后付”又来了!这次能否赢得市场?
日前,“先游后付”又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前不久,在驴妈妈、景域集团主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旅游IP高峰论坛”上,驴妈妈发布“先游后付”新品牌,意在打造旅游生态“命运共同体”,破解社会中存在的游客、旅行社、目的地之间的信任危机难题。事实上多年以前,就有企业尝试过“先游后付”的模式,然而由于缺少衡量游客满意度的标准,旅行社现金周转压力大,这种模式终将未能持续。重返视野的“先游后付”能赢得市场吗?
数百条“先游后付”产品上线
2017年我国国内人均出游为3.7次,出境游人次也高达1.3亿,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刚需。但作为出游主要方式之一的跟团游,却不时爆出的强制消费、天价消费等问题,困扰着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导致游客并对旅游行业、目的地产生信任危机。近日,针对此痛点,驴妈妈推出“先游后付”的旅游体验。该项目在涉及用户资质审核等技术方面,由驴妈妈与中旅银行,历经4个月1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开发完成。
驴妈妈集团副总裁黄春香介绍,“先游后付”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而且是产品革新、服务革新、流程再造的过程。驴妈妈通过精选合作伙伴、严选整体爆款、优选旅游导服标准,3个“选”来做产品,确保游客获得更有保障、更安心的旅游整体体验。中旅银行行长游翔表示,“先游后付”有望倒逼旅游市场的改革,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
驴妈妈“先游后付”现已上线,以国内跟团游、出境跟团游为主,目前已经上线和近期即将上线的线路,总数规划在数百条左右。其中既有实力强口碑好的供应商,也有一部分是驴妈妈自营的线路。同时,驴妈妈提供六大服务保障,设立“先游后付”保障与赔付标准,针对跟团游出行中酒店住宿、餐食标准、购物等6大环节中担心存在的行业违规现象,设立相应的赔付标准,承诺不满意就赔付。驴妈妈创始人、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表示,“先游后付”打破了旅游业之前的商业模式,创建了一个旅游生态“命运共同体”,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监督、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参照游客意愿去提升供应链及导游服务质量。
先游后付模式或将覆盖全产业链
早在2011年,支付宝就曾推出过“先游后付”的支付模式。然而在推广初期就遭到难以为继的困境。难点主要在于现金流周转的问题。这种支付模式的前提是团款现金流需被支付宝冻结,然而在旅游旺季,旅行社将面临资金流周转压力的问题。业界人士分析称,这就是为什么“先游后付”难以走远的原因。
然而今年年初,华侨城集团与阿里旅行联合发布“未来景区”战略,游客可以凭借芝麻信用先进景区游玩后付款,又是一次“先游后付”的探索。相比之下,景区的先游后付由于体验时间较短,流程不多,故而在操作上难度不大。
近期驴妈妈新上线的“先游后付”板块,同样以传统跟团游产品为主。记者日前从驴妈妈方面获悉,在上线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已经收到不少订单,部分线路销售已经接近满员。分析人士指出,从增加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的角度而言,“先游后付”无疑是值得提倡的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需降低资金流周转的压力。一位接近驴妈妈内部的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驴妈妈通过与中旅银行合作,打通了银行授信的渠道,游客在行程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三天内完成支付,否则银行授信将变成贷款,并且需要支付利息,一方面能够对恶意违约者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则可以尽量减轻现金流周转压力。
还值得注意的是,“先游后付”并非没有门槛,驴妈妈和中旅银行设置了一项审核标准,比如申请人须是出游人中的一名,不能父母出游子女代付;申请人须通过银行资质审核;订单未支付或上一次付款未还清情况下,申请人不能再次使用“先游后付”;55岁以上申请人有可能审核不通过;“先游后付”订单总额不能超过5万。而只有通过银行资质审核过的用户,才能体验“先游后付”的产品。
洪清华公开表示,先游后付不只针对门票,酒店,也有品质跟团游产品,跟团游从来不会过时,有服务的旅行从来不会过时,有组织的旅游方式永远不会过时。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模式如果能够打动消费者,将有望渗透到全产业链。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