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产业振兴的背景下,资本热浪带来的暗流涌动,正改变着一切。走过17年历程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正走向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
已经有17年历史的全国性大学生11人制足球赛事,因为有关阿里体育、优势传媒与大体协的大足联赛运营权之争,而意外地火了。然而,,资本象征性的阿里系入场,给这项赛事带来的是狂欢还是隐患,尚难以评判,目前来看,极有可能是后者。
背靠阿里巴巴,由马云一手成立的阿里体育尽管有着强大的资本后盾,但对于体育产业来说,其仍算是新兵。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外界对阿里体育步调的争议从未停止。
“建立体育服务平台、培养运动会员、让运动简单。”阿里体育CEO张大钟公司成立两周年时如此总结阿里体育做的三件事。正如这三句空泛的总结,外界难以从阿里体育的言论和行动中弄清楚,阿里体育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曾经说着不做媒体内容的阿里体育,却突然买下了奥运会网络点播权,曾经说着做赛事、媒体转播赔钱所以要培训,转身就运营起了马拉松赛事,现在又看上了大学生足球联赛运营权。
大足联赛让阿里体育找到了校园体育作为,的新切入点,它将为阿里体育提供一个动听的新故事和潜在盈利点。但阿里体育的到来不止没有惊喜,反而给校园足球带来重伤,大足联赛运营权卷入诉讼,今年的大足联赛“裸奔”开赛,联赛水平一夜倒退。
由于优势传媒起诉大体协违约的案件预计于12月中旬才能开庭,三方的争锋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这场风波背后,却隐现着资本力量与体育发展产业之间的纠结关系。
不久前与大体协签下10年运营协议的阿里体育,成立于2015年9月,由马云掌控的阿里巴巴控股,新浪和云峰基金共同出资设立。凭借阿里系的强大脉络,阿里体育甫一成立,就与国际足联达成合作,成为国际足联俱乐部,2015 年,2022 年的,冠名赞助商。
这位商界巨子的动静向来备受关注。在阿里体育成立不到一年后,201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通知》,中国足球产业自此进入一个大佬争相入局的高潮期。
这份文件,是中国足球史上,有了一部时间段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乘着这股东风,国内各级别赛事的赞助及运营,立时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在一种投其所好的风向下,马云所布局的阿里体育看起来踩到了时机。
借着政策东风,布局有利产业,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面对如今三方争夺运营权给联赛造成的损失,阿里体育的入场,给这项赛事带来的是狂欢还是隐患,尚难以评判。
事实上,背靠阿里巴巴,由马云一手成立的阿里体育,尽管有着强大的资本后盾,但对于体育产业来说,其仍算是新兵。
即便是今天,整个阿里系也依然频频被体育圈内人称为门外汉。其,早之于足球领域的投资,仅仅在公司成立一年前。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12亿人民币入股恒大足球俱乐部,并获其50%的股权。当时,连马云自己也坦言是门外汉,但其野心也清晰显露“投资恒大的乐趣不是在于比赛赢不赢,而是为了踢开门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位过去多年都没怎么替中国足球发声的企业家突然在一夜之间开始钟情足球,在成立阿里体育后,马云在各个公开场合大讲体育精神,并称“阿里巴巴投身体育,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多少钱能赚,而是13亿人如果没有体育精神是很危险的”。当年,马云还迅速部署了对乐视体育A轮投资,后者在当时已经获得了中超等主要赛事的网络,版权。
但即便如此,相比于国内其他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体育公司,阿里强大的资本是否能弥补其经验劣势仍未可知。
以此前大足联赛的运营方优势体育为例,其在过往近20年的经营历史里,相继运营过CBA联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WTA广网、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中网 公开赛以及中羽公开赛等权威赛事。
除却丰富的经验外,2011年,优势传媒还曾帮助大体协在当年的大学生世界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商务开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正因为此,大体协在当时主动邀请其作为,运营商承接了大足联赛。
2000年开始运营的大足联赛,,今已经走过17个年头,随着世界足球水平的发展以及国内足球基础设施,运动环境的日新月异,赛事质量的提升当然不言而喻,但是对于这项在各国都被看作“职业球员摇篮”的重要比赛,与目前国内多数“资本过热”的体育项目相同,是在短期内依靠资本急功近利,还是从善如流稳扎稳打,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