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心书院第二期:百人抄经公益活动于福星酒店圆满举办
3月23日,由觉心书院主办,北京百纳时代、呼伦贝尔大雁镇福星酒店协办的:第二期“离火燎原 觉照花开”百人抄《心经》盛典,于大雁镇雁北福星酒店成功举办。

作为此次公益活动的主要赞助方:大雁镇福星酒店的展总为第二期抄《心经》活动致辞:“我十六岁就来到了大雁镇,至今快50年了,看着她从破败不堪的小镇,被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煤炭镇,又到煤炭枯竭,今天清冷的模样,好像做了一场梦……”是啊,人生如梦,可永不变的是那颗付出的心,那颗火热的愿意再次托起小镇腾飞的心。
响应中国梦:从企业家到文化摆渡人
那年,16岁的展总跟着父母从山东济南来到大雁镇。那时的煤炭小镇一片泥泞,雨天深一脚浅一脚的路,引来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这个小镇的包容性很强,这有全国各地老百姓坚毅的缩影”展总站在酒店窗前,望着现在冷清的街道。后来,煤炭行业发展起来,小镇水涨船高,加上领导有方,全国煤炭学大雁,大雁镇一度人口达到十几万,可谓繁荣一时。“我的企业,也是借着时运,承蒙当地老百姓的认可,起来的,可是你看,现在煤炭枯竭了,矿上职工分流,小镇现在常住居民不足一万人了”。


得知觉心书院要在这个安静的小镇扎根,他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他明白文化回归,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对小镇意味着什么,这是小镇再次腾飞的机会。展总当场拍板:福星集团免费为书院提供场地,并免费提供酒店宴会厅,供书院开展活动。
直面煤城之困:空心小镇的文化突围
大雁镇户籍人口从鼎盛期的十余万锐减至不足一万,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展总的通讯录里存着三百多个老乡电话,备注都是“包头张某某”“鄂尔多斯李某某”。“路上碰见熟人,最常说的就是,咱们这是不是要完了?”
活动现场,展总端坐在桌前,一笔一划的写着《心经》,写到“五蕴皆空”时,不禁感叹世间物质现象不断变化生灭,永不变的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文明,那是祖辈的传承。

与书院同行:让文化扎根乡土
展总的办公室抽屉里,锁着觉心书院三年的活动计划表。“他们不是来搞表面功夫,是真要陪着乡亲走下去。”他掏出手机展示:书院助教,老师,主理人每天凌晨4:30起床做功课,打扫书院,读诵《经典》,研究传统茶香文化,做二十四节气膳食等,日日忙到深夜,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当地,乃至希望全国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一方人杰地灵的土地。




活动现场,这个企业的领头人忙得满头大汗:修理老投影仪的插头,购买调试音响设备,不断打电话通知每一个熟人活动内容。“展总不像老板,倒像书院后勤部长。”大家说。展总却摆摆手:“我就是个点灯的,灯亮起来还得靠大伙儿添油。”
躬身践诺:异乡人的反哺之路
活动结束,展总默默的站在茶歇台边,静静的看着老乡们品尝茶点。“我愿意为父老乡亲做点事”,他笑的满足。活动结束,暮色中,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小镇,轻声说:“四十年前爹娘带我来这谋生,四十年后我在这给乡亲们种文化,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