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软与南宁智慧人社创新实验室以及华为携手,共同推出新一代全语言交互式人社服务机器人——“南小宁”。它是基于东软“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适配DeepSeek推理模型,并结合华为昇腾一体机,成功构建的AI+人社行业赋能体。这是东软在人社领域完成AI场景落地的重要创新成果,实现了技术融合与生态协同,进一步推动人社业务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跨越升级。
近年来,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驱动社会服务全方位变革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人社业务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2024年,东软全面启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历经一年的实践与沉淀,打造“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及行业赋能体,加速AI与人社、医疗、养老等行业深度融合,助力客户提升核心价值,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据IDC数据报告显示,东软连续三年在中国智慧人社领域稳居市场份额第一。截至目前,东软已承建国家人社部与15省社保核心经办系统、10省就业核心业务、服务29省人社客户,保障3万亿养老金的管理与运行。早在2023年,东软就联合南宁智慧人社创新实验室,共同启动AI+人社课题研究。此次,“南小宁”的推出,更将推动人社服务从人工办理向AI智能辅助乃至AI自主办理全面转型。
自然语义交互:从“统一问答”到“边问边办”
“南小宁”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突破传统智能客服机械问答模式,实现"咨询-办理-反馈"全流程智能交互。系统支持模糊语义精准解析,从而确保对自然语言的高效响应,精准识别“灵活就业退休办理”等复合型指令,智能引导用户完成信息核验、表格填写等各类高频业务。让老年人和数字障碍者也能轻松享受“均等化”的高质量人社服务。
智能一体化: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以用户诉求为导向,“南小宁”打通人社内部多个事项,将传统一体化场景升级为智能一体化场景。以失业保险金申领为例,系统不仅能帮助用户办理失业金申领手续,还能主动推送再就业补贴政策,推荐就业技能培训。不仅大幅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还能想用户所需,让人社服务从单纯业务执行向更有温度的关怀式体验升级。
预判式服务:从“被动响应”到“服务前置”
通过多轮智能问答和深度学习,“南小宁”结合业务系统构建用户数字画像,精准生成个性化办理方案。例如,在退休办理场景中,“南小宁”可自动校验参保记录、缴费年限等关键指标,提前识别不符合条件的要素,并提供针对性的引导方案。有效减少用户信息填报量,避免因资料遗漏导致的重复办理。从需求感知到智能预判再到精准供给的服务链,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南小宁”的推出,不仅标志着东软在智慧人社领域实现了“技术赋能”到“场景智变”的跨越,更体现了东软以AI赋能、数据价值化等共同推进解决方案智能化的决心和实力。未来,东软将继续秉承 “以创新的技术和服务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联合生态伙伴,打造智问、智办、智审、智策全业务流程闭环和全场景覆盖,赋能人社服务全领域升级,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迈入智能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