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返乡与消费热潮交织,在此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聚焦于人们的支付账户,妄图利用各种手段谋取非法利益。其中,“跑分” 这一隐秘的洗钱行径在暗处悄然滋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诚信体系。而像大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由于可能面临经济压力或自身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被卷入 “跑分” 犯罪的漩涡,沦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马上消金积极行动起来,致力于帮助广大民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护自身的财产安全与信用安全。
所谓“跑分”,是指通过借用或出售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为犯罪团伙转移赃款的行为。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安全,参与者甚至无需直接接触犯罪活动,只需提供支付工具便能轻松获得一笔“报酬”。然而,其本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嫌洗钱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项罪名。

“跑分”行为已成为当前反洗钱工作中的一大,。犯罪团伙通过虚假兼职广告、社交媒体招聘等方式,打着“高额返利”的幌子吸引不明真相的人群参与,最终利用他们的账户进行资金流转和“漂白”。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大学生“跑分”案件。在校生程某因朋友推荐,误信“提供银行卡即可轻松赚取几千元”的广告,先后将自己的三张银行卡提供给犯罪团伙,最终获得2000元的报酬。
然而,这三张银行卡在短短几天内,被用于接收和转出约9万元的资金。其中经警方调查,至少有2.5万元为电信诈骗受害人的被骗资金。程某的行为被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虽然因其年仅18岁且主动认罪悔过被作出不起诉决定,但法律的惩戒和事件的影响让程某追悔莫及。
这一案件表明,不法分子通常会选择法律意识薄弱或对,缺乏判断力的群体作为目标,利用所谓的“无风险兼职”将他们拉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跑分”隐藏的三大危害:
1. 法律责任重,后果严重
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跑分”活动,轻则处以罚款,重则面临数年监禁,甚至终身留下犯罪记录。这不仅影响个人自由,更可能对未来的求职、贷款等产生持久负面影响。
2. 个人信用遭受毁灭性打击
“跑分”行为不仅使参与者面临刑事责任,还可能因账户被频繁涉案而列入银行“黑名单”,造成个人信用评分急剧下降。
3. 协助犯罪,危害社会
许多“跑分”行为背后是电信诈骗、网络,甚至跨国犯罪团伙。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更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金融安全。
马上消金提醒您:春节期间防范消费陷阱
春节是消费高峰期,许多人会购买黄金饰品、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虚假交易或低价折扣,实施洗钱犯罪。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拒绝轻信高额回报的兼职广告
所谓“零门槛、高收入”的广告往往是陷阱。任何需要提供银行卡、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的兼职,都可能涉及违法行为。
2. 妥善保管支付工具
手机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信息切勿出租、出售或借用给他人,即便是熟人或朋友,也需保持警惕。
3. 选择正规渠道消费
消费时尽量选择正规平台或商家,避免通过不明渠道交易,尤其是涉及大额款项的情况。
警惕“跑分”陷阱,从小事做起
今年春节,让我们携手马上消金,从自身做起,增强警惕,坚决抵制 “跑分” 等违法活动,全力守护平安与诚信,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马上消金也将持续为大家提供专业的金融知识与安全保障服务,与大家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金融安全防线,确保大家能够安心度过每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