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宜信好望角:芬兰教育改革,聚焦七大横贯能力与现象教学

时间:2025-02-11 10:11:40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随着经济、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芬兰政府深刻意识到,原有的教育体系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此,芬兰迎来了全新的教育改革,并正式推行了新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纲要。此次改革的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瞬息万变未来社会的人才,并明确提出了学生需具备的七大横贯能力。

image.png

  这七大横贯能力,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强调的是学生在不同领域和情境中所需具备的通用能力。首先,思考与学习的能力被置于首位,鼓励学生跳出教室的局限,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文化素养、沟通与自我表达的能力旨在让学生适应多元环境,学会在尊重的前提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照顾自己、日常生活技能与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健康、安全、人际关系和理财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面对未来复杂生活时的积极心态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多元识读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对道德和审美相关问题的思考,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能力成为新时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芬兰教育并未将计算机课程单独设置,而是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融入各个学科的学习或学校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一技能。

  工作生活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样重要,通过项目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未来工作的相关知识,学习创业的运行方式,并认识到能力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能力,则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使用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的能力,为他们成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打下基础。

image.png

  除了七大横贯能力的提出,芬兰教育改革还有一个关键词——现象教学。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数年里,很多芬兰老师已经在试验类似的主题学习模式。而此次改革将其正式纳入国家核心课程纲要,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现象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依据生活现象来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新的课程模块中,实现跨学科教学。

image.png

  例如,在某小学四年级的课程中,教师以“欧洲地理”为主题,自主设计和编制了包含17个课时的课程模块。学生需要使用网络搜索并整合信息,设计欧洲旅行方案,并在保证旅行费用不超过虚拟货币总额的前提下,让时间和行程安排合理、恰当、有趣。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方案设计、呈现和评比的能力,还涉及了地理、历史、生物、艺术、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了跨学科能力的训练。

  综合而言,芬兰教育改革以七大横贯能力和现象教学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