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何亚斌:以“三结合”为抓手,实现个人经济体培育和发展

时间:2025-01-20 16:07:05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24年12月18日,中国产权协会原党委副书记何亚斌研究员受邀参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首 次研讨会”并作发言。何亚斌同时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管理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社会学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

  2024年5月,何亚斌参加南京大学个人经济体论坛,认为“个人经济体”理论不但是个体创业领域的全新理论发现,也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全新探索。6月,他介绍个人经济体理论创始人王万军结识著 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导常修泽教授,一起交流了数字时代超限制新人与个人经济体的关系。

  在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讨会上,何亚斌分享了他,的观点:个人经济体应该是数字化时代,“超限制新人”的演变,或者是更高 级版。

  中国产权协会原党委副书记何亚斌

  他围绕关于个人经济体的培育和发展,创新性提出“三结合”观点,为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被研讨会主办方所接受。

  以下为发言原文,有所删改。

  一、要与七大生产要素相结合——对外解决“要素获取”、对内解决“要素配置”问题

  在2023年12月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2024年九大任务中的第三项是“深化,领域改革”,有这样一段话:“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的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没有重复这段话,但依然是有效的。

  因为中 央财办有关负责人会后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4年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会议结合民营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首先是推动解决公平竞争问题,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个人经济体的发展必须在“要素获取”方面给予便利。

  以下是我对七大生产要素逐步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作过的梳理:

  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统计学创始人威廉·佩第1662年在《赋税论》中提出“劳动”和“土地”两要素论起,到1803年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增加“资本”要素而成为三要素理论;

  到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继承了萨伊的三要素论并对资本作了突破性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内涵也不断得到拓展。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明确把“技术”加入生产要素成为四要素论;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将“管理”纳入生产要素成为五要素论;再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知识”纳入要素,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成为六要素论;

  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增加了“数据”要素,排在,,由此形成了七要素论。这就从思想发展史角度作了系统分析,得到,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导常修泽教授的认同和支持,被吸收在联名发表的文章《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产权市场命运——产权“生产要素生命论”探讨》中(见《产权导刊》2020 年第6期)。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延续了七要素论。

  现在个体都在寻找创业机会,都渴望能成为个人经济体。如何发现巨大的机会? 最 大的时代机遇,就来自于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要从新质生产要素和传统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的配置变化中,找到更大的机会。

  二、要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解决发展起点问题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 央政治局组织集体学习,主题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集体学习时指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也是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2019年12月,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5年过去,2024年12月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九大任务,第二项安排中要求:“积极使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紧迫性任务。个人经济体是数字经济的产物。

  常修泽教授早在1998 年,在《21世纪中国企业创新探讨》一文中就探讨了数字化与 “无限制新人”的关系,后来进一步明确提出“超限制的新人论”(《新华文摘》曾转载)。常教授提出的“超限制的新人论”与王万军提出的“个人经济体”有密切的关联性,个人经济体应该是数字化时代,“超限制新人”的演变,或者是更高 级。

  个人经济体同样要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抓住这个全新的红利源泉,高起点起步,高质量发展。常修泽教授的理论构建了中国现代产权制度,我觉得王万军的个人经济体理论应当得到常教授的指导和加持。

  于是在2024年6月,我约请常修泽教授与王万军在北京相聚了一次,就数字时代超限制新人与个人经济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后来三人又在广东东莞观音山举行的“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再次相聚,进一步就数字化时代的个人经济体进行了探讨。

  常修泽教授为王万军的新书撰写了推荐语——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这类人群已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新生力量。他们利用平台配置的资源,以个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生产活动,不应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个体户”,实际上已经具有“个人经济体”的规模,迎来了个人经济体崛起的时代,这为创业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红利源泉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景。

  三、要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解决创业新工具问题

  在AI时代,“一人公司”加几款AI工具就能创业,就能赚钱。一个人作为超级个体,背后是无数的外包团队,甚至是多款AI工具,这种个人经济体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成功的典型就是马斯克,他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个人经济体。

  2024年12月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AI赋能,让个人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一个人等于一个团队。

  这让个体创业等于带着一个团队创业,无疑为个人成为经济体带来了空 前的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这个“团队”会越来越强大。

  这方面,有两个重要规章要认真学习并执行。

  一个规章是2022年的。《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规〔2022〕199号)。此文核心内容是,以企业主导、创新引领、开放融合、协同治理为基本原则,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系统平台优化升级,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力,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二个规章是2024年的。工信部、中 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工信部联科〔2024〕113号)。该文提出,到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