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由瞭望周刊社举办、瞭望智库承办的第九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全球秩序重构与中国金融力量崛起”,聚焦当下金融业热点,设置了“从技术中性看‘AI+金融’”“世界多极化呼唤金融双向开放”两大分论坛,邀请政产学研各界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为2025年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从技术中性看“AI+金融”
在数字化浪潮引领下,金融行业正站在由AI技术领衔的科技革命潮头。AI技术对金融行业展示出强大的渗透力和颠覆力,在重塑金融业务流程、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同时,也对金融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挑战。
不久前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6日下午,第九届新金融论坛举行分论坛一“从技术中性看‘AI+金融’”,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技术不仅要“向上”进步,更要“向善”发展,要兼顾金融监管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前瞻性关注消费者保护、市场竞争秩序、运营稳定性和法规中立性等问题。
(分论坛一:从技术中性看“AI+金融”)
(第九届新金融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AI+金融”)
中国信息协会算力网专委会主任,科技部高新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证监会第七届重组委委员梅建平认为,“AI+金融”本质还是金融,要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AI要给金融赋予善知识、正能量。为此,须加强算法和模型的治理并建立治理框架,研究完善法律法规。治理的原则,要兼顾防风险和求发展的平衡,不发展或慢发展都是风险。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研发机构、服务提供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乃至国际组织,都应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吕欣认为,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金融有覆盖面更广、综合服务成本更低、创新速度更快、运营管理更精细四方面优势。他建议,一是打造金融数据基础设施的四梁八柱,持续做好数据互联互通,推动跨域金融数据的流通体系及能力建设,构建场景创新的赋能平台;二是大力发展金融数据产业;三是围绕AI、区块链、5G等技术加快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四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来提升金融综合监管质效;五是持续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首席统计师,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何强建议,对于“AI+金融”,首先要高度重视AI的反身性和反噬性。其次,要建立针对“AI+金融”模式下结果解读的行业标准,尽快成立相关行业规范委员会,增强社会公众的认同感,从而引领金融行业更快变革。,,对“AI+金融”的监管政策效果要及时监测和评估,且要充分认识到监测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在使用监测结果时要保持足够的谨慎和警觉。
中国银行业协会系统服务部主任赵成刚介绍了银行业相关AI课题研究动态,提出银行业面对大模型发展下的一些思考与挑战。首先,在AI演变趋势下,要跳出单纯的技术思维来看AI发展,要关注人和智能角色的关系,考虑对现有体系架构设计逻辑及相关管理模式的影响。第二,要考虑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在AI发展中的巨大鸿沟,思考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均衡性。第三,数据要素引发数据从业务表征到价值载体的变化,AI应用中原生数据和生成数据混合在一起,业务表征和价值载体混合在一起,要深入思考数据特质变化对AI应用的影响。
交通银行网络金融部,网络金融专家陈利强结合交行实践提出:首先,AI的应用要聚焦提升客户体验,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其次,要将AI深度应用于风控领域,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第三,依靠AI之盾防范AI之矛,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他强调,AI技术向善,最重要的还是自觉遵守有关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科技伦理。
上海兴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鹏认为,“AI+金融”的应用还面临几大挑战。首先,AI技术在数据场景的应用效果相对客观,缺乏主观理解和判断,因此在准确性、全面性、透明度和最终可解释性上还面临一些挑战。其次,从监管角度,要找到消费者和监管间的平衡,在保护消费者的基础上又能保证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活力。第三,传统行业、传统人才也要适应AI带来的变化,例如传统金融人才要加强AI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才能用好AI、驾驭AI。
分论坛一由瞭望周刊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谢鹏主持。他表示, “AI+金融”不是简单的技术累加,而是一种深度融合和创新重塑的颠覆性过程。金融业要始终牢记“有数据不能滥用、有技术不能任性、有风险不能忽视”的原则,严格落实技术风险的主体责任,不能随意突破制度约束,从根本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世界多极化呼唤金融双向开放
,经济 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当前,金融市场开放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不仅关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的完善,更是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举措。在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已成为我国稳步扩大金融行业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重要抓手。
(分论坛二“世界多极化呼唤金融双向开放”)
在分论坛二“世界多极化呼唤金融双向开放”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世界多极化、去中心化趋势愈发明显,我国金融双向开放的进程中,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外部冲击,找到开放节奏和金融安全之间的平衡。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要相互促进,客观上要求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亟待金融业切实服务实体产业。当下,中国的开放发展对金融开放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例如新技术手段下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等要求。国内已在22个省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希望这些试验区在金融开放上加快先行先试,为全国金融开放做出样板,探索宝贵经验,在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做出更多贡献。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常委范文仲认为,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着力点在于四个方面。在扩大机构准入方面,吸引外资金融机构重在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确定性和涉外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在加强市场联通方面,要积极发挥中国的金融创新优势和港澳金融开放桥头堡作用;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要推动在对外贸易中要求用人民币还款,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则一定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他强调,对外开放要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平衡,通过开放不断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真正增强自身的经济韧性、扩大市场规模。
合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传承着我国传统金融血脉,又发挥着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中国工商银行工银安盛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都富分享了工银安盛人寿的实践和探索:第一,积极筑造合资金融机构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石;第二,积极推动金融业制度型开放在工银安盛的落地;第三,积极打造中外金融业高水平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王都富进一步表示,在改革开放以来很长的时间里,合资金融机构主要承担着将外国金融机构、技术、经验、人才和管理引入国内的角色。随着中国金融业步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时代,合资金融机构亦将在“走出去”的时代浪潮中发挥更加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中国进出口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李晓炜表示,推进金融领域双向开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其中之义,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向。作为我国外交、外经、外贸支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力量,进出口银行在金融走出去、扩大制度型开放进程中责无旁贷:一是将坚定支持全球南方(77国集团和中国),优化融资布局;二是要主动重塑国际规则,维护发展权益;三是更加注重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四是坚持践行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
中诚信指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董事、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董事毛赛从征信行业角度分享认为,随着中资企业出海和外资企业入境不断增多,征信行业必然会发展成为一个由数据驱动的行业。标准的征信报告已不再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借助数据进行复杂的可视化对比,利用关系图谱展现透视关系,并给出基于行业调查与科学分析得出的专业建议。他认为,从“调研员模式”到数据模式,是我国征信行业服务金融制度型开放并达到,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实际包含了机构准入、产品准入和市场准入。机构准入上,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或合资机构,并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产品准入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一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交易层面、承销层面、衍生品交易等层面的限制。市场准入上,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要有更大的推进力度。他认为,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实际是定价权的问题,长远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九届新金融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金融制度型开放)
分论坛二由瞭望周刊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刘旸辉主持。他表示,金融制度型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也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强国际互动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此外,在论坛当天的上午环节,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蔡雪峰还发布了中国光大银行与瞭望周刊社联合研究、由瞭望智库撰写完成的《2024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