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手法不断翻新,层出不穷,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33.1%。在这些案件中,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等十种常见类型占比高达88.4%。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量,,造成损失也最多;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个案损失金额,;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诈骗手法及典型案例
1、刷单返利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通过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诱导刷单等形式进行复合型诈骗。他们会先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完成所谓的刷单任务。当受害人完成任务后,诈骗分子会以“连单”“卡单”等借口,诱使受害人不断转账,最终导致受害人遭受经济损失。这类诈骗因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成为当前最变幻莫测的诈骗类型之一,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主要的引流方式之一。
典型案例:
2023年10月,小张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昵称为“刘某”的人,“刘某”邀请小张参与刷单活动,每刷一单只需浏览一下抖音商店便可获得两块五的报酬。小张信以为真,加入了由“刘某”提供的两个群组。几天后,小张通过微信群下载了一个名为“某言”的APP,并添加了一位自称“导师”的人。这位“导师”承诺刷单任务能赚钱,并保证返还所投入的资金,引诱小张增加投入。在巨大获利欲望驱使下,小张信任了这些承诺,几天内分三次向诈骗分子转账共计88000元。直到警方电话提醒,小张才意识到被骗。
2、虚假网络投资类诈骗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利用受害者对高额回报的渴望进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群聊分享所谓投资经验,邀请受害者加入“投资”群,甚至组织“投资专家”和“导师”的直播课,获取受害者信任。随后声称掌握内幕消息或漏洞,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在虚假的网站或APP上进行小额投资,并逐步加大投入。一旦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要求继续投资,直至资金被全部骗走。有些诈骗分子还会通过网恋方式获取受害者信任,再诱导其进行虚假投资理财。
典型案例:
小王报警称,2023年11月至今,她因参与投资理财被骗数十万元。起初,小王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则投资理财广告,点击链接后加入一个QQ群。群内自称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人员引导她下载投资软件并注册账户,随后指导她转账投资。小王初次投资后发现有盈利,逐渐加大投入。在“投资专家”指导下,她的账户余额不断增加,因而更加信任对方并继续增加投资金额。然而,当她打算提现时,却发现无法成功提现,才意识到被骗,决定报警求助。
3、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的一种,骗子通过发布虚假购物广告或服务信息,以低价商品或优惠服务为诱饵,吸引受害人进行交易。诈骗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虚假购物:骗子在网络平台发布低价商品信息,当受害人表现出购买意愿时,骗子要求通过非官方渠道交易,如添加微信或QQ私下转账。一旦受害人付款,骗子便失联或拉黑受害人。
虚假服务:骗子提供看似合法的服务,如代购、论文代写等,要求受害人支付定金或手续费。受害人付款后,骗子消失。
典型案例:
2024年4月,四川攀枝花市的小王在浏览网站时发现一家售卖测绘仪器的公司,各方面都很符合他的需求,便通过网站预留的联系方式与客服人员取得联系。客服称私下交易可节省四分之一费用,小王信以为真,与之签订所谓“购买合同”。然而在预付定金1.3万余元后,对方迟迟不发货,并称还需缴纳手续费、仓储费等费用,小王才意识到被骗。
防骗贴士,请您牢记以下几点,以保护自己免受诈骗: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泄露是诈骗犯罪的重要环节。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不出租出售“两卡”:不要出售、转让、出租、出借银行卡、支付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
加强账户安全管理: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密码,不在其他网站上设置与网上银行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了解近期作案手法,并提醒家人朋友提高警惕。
培养良好支付习惯: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微博、QQ、邮件等发送的转账请求时,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
如果您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拨打96110报警,向警方提供诈骗分子的账号、户名等信息,为公安机关采取紧急措施争取时间。保持警惕,确保交易安全。富德生命人寿提醒大家,守护好“钱袋子”,防范诈骗,共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