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皖又下载回Soul,这次是真死马当活马医了。
她刚被实习单位裁员,“这我得解释一下哈,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就是不需要我们这批实习生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找到新的实习,而要找到新的实习,她亟需拿下眼前的课题。
皖皖目前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两个月后就是毕业应届,她有点焦虑。这个课题又是首师大和北大的联合项目,研究近现代汉字演变,如果能参与,北大的名头,能为简历增色不少,但难度也是真的不小——
老师给每位候选人出了难题:搜集民国时期电影活动家“周剑云”的公开报道,要求竖版繁体,学生需将报纸/期刊中繁体中文与早期白话文的表达,翻译得符合当代人阅读习惯。
周剑云的“明星电影公司”出品电影《马路天使》
题目一来考察候选人对于白话文和普通话之间演变细节的掌握,“其次也考察你的信息检索能力”,毕竟公开报道不是著作,后者可以按图索骥,但报道只能在民国期刊中的一个个豆腐块里逐个查找——相关的期刊渠道,老师只明确说了北大图书馆有。
皖皖在网上徒劳寻找一阵子后,相信老师所言非虚,她试图在购物网站租赁北大图书馆账号,但未果。去北大校园实地翻阅?校外人员进不去,事情变得无解起来——皖皖要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能成为课题组成员,而想进入课题组,就需要进入北大查阅期刊文献,但北大又只允许课题组成员进校。这像极了她第一次找实习时,因为没有实习经验而想积累经验,但想得到这份实习工作,本身就需要实习经验。
时间紧张,情急之下,她想到Soul,或许这个老朋友能再帮她一回?于是她在Soul上发布了这么一条瞬间:
“北大学生真的玩Soul吗?能不能租我,北大图书馆的账号,让我找几本期刊,购物网站买不到北大账号。病急乱投医投到Soul了,看在大家都是大学生的份上,十块钱租我,行不行?”
“创造性解决方案”
在社交App查找学术材料,如果真成了,,能在简历上写上一笔“为学术研究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而Souler们果然也不负皖皖期待,他们是真的很有法子——
“找了下清华朋友,他可以搞定两个《鞠部丛刊》,够交差吗?”
皖皖回复:“谢谢,能不能麻烦你朋友把那个《解放画报》给我来一份。”
第二位Souler看到,于是接力发来《解放画报》。
第三位Souler发来“周剑云”相关文献目录页,任皖皖挑选。
皖皖回复:“哥,你第二个链接能不能点进去给我看一下”
哥回复:“这个链接好像被吞了。”
但不打紧,有另一个Souler找到了链接里的刊物:“是这个吗?”
第五位Souler看到《鞠部丛刊》和《解放画报》都已经搞定,根据第一位Souler图里的的索引,查漏补缺,发来了《明星丛刊》相关内容。
以及还有远在海外的Souler,顶着时差为皖皖打包材料,皖皖为此还发了条朋友圈,感慨“世上还是好人多。”
皖皖的瞬间,收到了654条评论,1/3的人试图为皖皖解决问题,或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多人在感叹事情本身的动人,“我喜欢看到这样的Soul”,“我多多点赞,多给我推这样的瞬间好不好?”,“感觉这个平台一下子就很清明,大家也都好好”......
这条瞬间发布数小时后,皖皖补充评论:“很感动,谢谢大家,大家都是很热心的朋友,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的。”
发布四天后,皖皖又发了一条评论:“顺利做完了,谢谢大家。”
再过四天,皖皖又发布一条评论,“话说北大食堂有什么推荐的吗?过几天去学习。”
嗯......既然能进北大食堂,那应该是成了。
听起来是一群聪明的Souler帮一个聪明的Souler解决学术问题的故事,但我们不要忘记,皖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新的实习,加入课题组,只是通往目的的方法之一。
所以在采访的结尾,皖皖直切要领:“好了,你问完了。现在我有问题要问你,你们Soul还有在招实习生吗?”——又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思路。
对于皖皖的请求,我们当然不想怠慢,除了会帮皖皖持续关注Soul内部的实习机会,我们也愿意在“报纸”上给她一个版面:
如果有对这位聪明Souler感兴趣的公司,可以在Soul上联系“皖皖”。她智慧且主动,能在工作中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刚带领完数百人团队完成学术研究,目前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
来自2018年的老朋友
皖皖的个人主页,显示注册时间2272天,倒推一下,也是2018年上半年的老Souler了。
那会儿她还在读高中,下载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推广,因为Soul当时还没开始推广,可能当时只是在应用商店里,看到 Soul 这个名字比较顺眼。”
2018年春节后,Soul月活突破百万,应用商店排名上升至前16——可能就是这个契机,让皖皖看到了那个顺眼的名字。
在皖皖那条瞬间的评论区,一位Souler说道:(这氛围)好像回到了Soul最开始时的模样。皖皖很同意这说法,她亲历过那时期,“氛围是非常温暖的”。在Soul初创不久的2018年,创始人张璐的初衷已然得到验证——“人们有一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自由发布内容,且有人跟我互动。”
Soul还在持续地上升,当时,站内刚刚上线语音匹配功能,对此皖皖有一段“饱含热泪”的故事要讲。
当时皖皖临近大考,压力很大。有天晚上街道修路,她在家睡不安稳。“我本来寻思找个人聊会天,然后刚匹配上,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崩溃了,对着一个陌生人大哭了可能两个多小时,对方就没挂,她就一直安抚我,和我说会好的。”
Soul 好像皖皖相逢于微时的老朋友,因“顺眼”而相识,因倾诉而深刻。当年的月活100万不过是数年后的零头,B轮融资也只是刚刚开始,“我见过这个Soul,的时候,当然,对这个APP来说,可能那不是,的时候。”
Soul的旧版Slogan:跟随灵魂找到你
“我感觉,转折点可能是有一次在某视频网站看到Soul的广告开始”,朋友开始出名,她能在综艺节目和地铁海报上见到TA,这感觉像喜欢的地下乐队被人熟知而喜忧参半,她听说朋友拿到了很多钱,融资轮数的字母越来越往后。
她理解企业的扩张就像人的成长,是更有经验、更老练,同时也是作出更多妥协的过程。可也是因为18年的美好,皖皖和老友总有未断的心灵链接。
几次下载回Soul都是如此,出于怀念以前的氛围,和还在活跃的列表好友聊上几个G,直到占据内存,需要腾出位置给市面上更新的朋友,如此循环,直到下一次再想起Soul。
6年前在高中,6年后在高校,同样是重要的考试,同样是焦虑的夜晚,她又想起了老朋友Soul,这回她没有再崩溃大哭,而是靠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将Soul比作“老朋友”当然只是修辞,其背后是无数Souler们的维系,如果说,Soul现在能保持些许2018年的面貌,那也是这些不忘初心的Souler做得好。
有条评论说,皖皖的这条瞬间是“六度空间”理论的具体案例,通过社交网络,链接到天涯海角的同好,链接到民国时期的电影活动家,链接到2018年的回忆,皖皖说这次她应该不会再卸载,因为周剑云,她结识了一些热心的知音,对中文心怀热爱的同好,他们在北京,在浙江,在中国台湾,在澳大利亚...
周剑云曾在1922年创办“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出品电影中,最为人熟知的当数《马路天使》,《马路天使》有一首,的插曲《天涯歌女》,它是这么唱的: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天涯歌女》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