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招联章杨清展望消金未来之路 让信用传遍每一个角落

时间:2022-11-29 18:01:16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如今,消费金融行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供给端来说,消费金融有助于改变居民“流动性约束”,从而解决社会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从多方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前不久,消金行业头部公司招联章杨清就提到了,要在全行业真正实现“让信用不负期待”。在适度满足消费者扩大和升级消费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贡献新的力量。

  但是,我国消费金融起步较晚,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章杨清从多个维度、深层次地剖析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方向。

  规范需多方合力

  不可否认,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存在优化的空间。比如,随着众多机构涌入,资本的逐利引发“不该贷、过度贷”问题,加剧行业共债风险;有些客户为逃避债务,通过不正当方式进行恶意投诉和反催收赖账,破坏诚信原则,增加社会治理成本;个体奋斗者群体合理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不得不转向价格更高、风险更大的民间借贷。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从业机构加强自律的基础上,亟待形成多方合力,实现行业规范发展,让客户更感信任、监管更能信赖、社会更有信用。

  · 机构加强自律规范,赢得更多信任

  当前,消费金融已进入存量博弈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全行业不断加强自律规范,做负责任的消费金融,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共建行业良好口碑。

  坚持“普应适度”。一方面,动态评估客户需求、风险情况等,在合理范围内给予授信额度,不单纯片面地追求规模和利润,防范对客群过度下沉和过度授信带来的不该贷和高共债等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安全性和便捷性,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的内涵。

  力求“惠无止境”。消费金融应以微利可持续为经营原则,这既是践行普惠使命的主动选择,更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要求。贷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从业机构应顺势而为,降本增效,持续对客户让利降价,在成本与收益的微利平衡基础上,追求“惠无止境”的服务。

  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消费金融公司长尾客群与银行客群错位互补,整体风险偏高,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度更大。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多管齐下,不断完善消保工作机制。比如,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招联)一直把催收作为重要的客户体验,在持续一年多的“信任互动”专项活动中,一些被催欠的客户甚至主动给招联送来锦旗,这也表明“让信用不负期待”的良好初衷是有社会基础和实现逻辑的。

  · 客户珍视信用价值,擦亮诚信底色

  个人信用记录被形象地称为“经济身份证”。消费金融公司在满足长尾客群需求的同时,尽力帮助信用“白户”建立起良好的信用记录,进而推动更广泛人群享受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末,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为11.3亿人,其中消费金融公司用户占比提升至14%左右。

  从自身利益和诉求出发,广大消费者应珍视信用的价值,不断提升自身金融素养。平时,应该养成量入为出、合理借贷的良好习惯,不过度超前消费,将个人债务水平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应主动拒绝“反催收”“代理投诉”“征信修复”等非法行为,不要通过他们办理任何“业务”;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切勿将相关证件和信息等提供给相关团伙,谨防打着维护消费者权益旗号的各种骗局。个人贷款、信用卡出现逾期,或信用报告出现逾期记录,应积极、坦诚与金融机构或借贷平台沟通。此外,还应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理念和诚信意识,提高识别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

  · 监管审慎引导约束,促进诚信发展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出台消费金融公司资本、风险、信息科技、服务管理等方面政策,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面对存量博弈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更需要因时因势因事施策,实施精细化、平衡性监管,建议可,考虑以下两方面。

  审慎新增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维持市场格局平衡。细分的消费金融赛道已挤入众多参与者,因资本驱动的企业具有天然逐利性,过多机构加入将加剧同质化竞争,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偏离普惠金融发展的初心。应维持消费金融公司“适度竞争”市场格局,推动行业从“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阶段,迈入专业化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优化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让“行善者”大行其道、“作恶者”无处藏身。当前消费者投诉处理面临很多难题:无效投诉问题普遍存在,“反催收”等黑产中介野蛮生长,“好人被捆、坏人钻空”现象日益突出。应协同各相关部门,基于企业与消费者过往行为,统筹建立更全面的评级机制,进行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对“作恶者”加强规制,对“行善者”给予更多自律和创新空间。

  · 社会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信用体系

  建设统一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健全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有助于降低消费金融服务成本,还有助于降低社会治理成本,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并抓好落实,形成全社会合力。

  持续打破政府部门间“信息孤岛”。据统计,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90%以上分散于多个政府部门及其机构,不少仍处于不流动、不公开、彼此屏蔽的“信息孤岛”“信息竖井”状态。因此,需要打造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不仅集合各类金融机构的数据记录,还须整合社保、税收、学历等公共信息,形成对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市场化征信机构的补充。

  建立平等优惠的信息使用环境。消费金融公司面临比银行更下沉和复杂的客群,无论是出于风险控制还是降低成本的考虑,均需要更为丰富完善的信用数据。但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对征信数据的查询权限比银行范围更小,且成本更高。建议尽快向消费金融公司开放与银行同等权限的征信、社保、公积金等具有公信力的数据。

  加强政策激励约束,让守信者畅行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笔者建议,一方面,建立个人信用评级与金融授信及其他政策直接挂钩的守信奖励机制,促使信用良好的机构和个人在申请贷款、工商注册、就业扶持等方面享受优待;另一方面,加大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完善催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不断净化信用社会环境,提高失信者违约成本。

  创新需与时俱进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在金融业,良性的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但一些“伪创新”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市场秩序,集聚金融风险。因此,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提出“负责任的金融创新”理念,强调金融创新活动要充分考虑各方不同利益,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推动创新朝着对社会更加有益的方向发展。202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对金融领域开展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守正创新等七个方面,提出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消费金融公司拥有海量客户,这些客户遍布全国,千人千面。伴随着客户需求、市场环境、政策规则不断变化,消费金融公司应在坚持科技伦理原则的前提下用好金融科技,与时俱进地开展“负责任的创新”,校准市场定位,降低服务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实现客户、机构、行业、监管多方共赢,最终不负各方期待。

  · 因时而变,重新校准市场定位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发展的十三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物价水平、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经营风险等均发生相应变化。2009年启动试点,重在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增加供给、促进消费;2014年扩大试点,主要是推动消费金融公司下沉服务、普惠大众。消费金融公司多年来创新求变的探索,为消费金融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目前,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发展消费金融方面,无论是意愿还是能力,都已经显著提高,且具备综合化经营和规模化客群等明显优势。同时,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相对较高,客群下沉基本到底。作为阶段性的补位角色,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今后将何去何从?

  答案是回归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初心逻辑,回归局部金融供给需要补位的社会价值。建议适时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重新校准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定位。面向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的存在价值,应体现在基于垂直细分领域的需求洞察和业务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化、集约化、数智化等运营能力,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在消费信贷领域,通过降本增效的良性竞争,推动大中型银行机构降价让利客户;第二,填补银行对民间借贷需求群体的供给缺位,“驱赶”高利放贷和违规催收,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因此,建议适当放开消费金融公司贷款额度和用途限制,支持错位服务、有序竞争,填补市场和客户金融需求的空白。

  建议针对不超过20万元的贷款,只做负面清单类的用途约束,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更好地服务个体工商户客群。我国个体工商户群体超过1亿户,承载约3亿就业人群,是“小微中的小微”。但他们处在普惠金融“夹心层”,政策的阳光雨露往往难以惠及。从金融供给看,商业银行因风控较严、流程较长,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因集约化、数智化等能力不足,消费金融公司因受到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边界模糊的限制,均难以对个体工商户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导致多数个体工商户转向成本更高和催收不规范的民间借贷。

  2022年10月,国务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个体工商户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应以此为契机,放宽贷款用途要求,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推动降低借贷成本,规范贷后催收,提升服务可得性和客户体验。

  建议取消二手车场景限制,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二手车贷款服务。早期消费分期业务主体是电视空调冰箱等大件电器,如今大件消费品早已切换主体。观察我国汽车消费领域,二手车市场主要呈现小、散、弱的发展形态,导致其单车平均贷款金额小、操作成本高,银行和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服务新车和大品牌的二手车交易,下沉服务的意愿和力度均有限。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的金融渗透率约为29%,远低于美国约70%的金融渗透率。

  消费金融公司客群特点,与二手车市场客群和新市民群体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在当前稳经济政策中,扩大汽车消费是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二手车贷款服务,将既有助于进一步满足二手车消费需求、激发汽车消费潜力释放,又与汽车金融公司形成错位服务的格局,在新市民消费信贷方面进行专业化竞争,倒逼从业机构更好地服务和让利客户,成为多方共赢的制度安排。

  · 因势而变,持续降低服务成本

  从支付成本看,建议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开通有限支付功能,分派BIN,类似Ⅲ类银行账户,进而降低各项服务成本。Ⅲ类户在银行属于相对次要的产品,但对消费信贷业务大有益处,不仅可以在交易链路中节省银行卡交易的支付清算成本,还能减少绑卡环节,优化客户操作体验,更能通过自身支付功能掌握客户资金去向,充分了解客户消费场景、交易行为和资金用途,从而辅助积累客户信用,降低合规成本。当前,互联网消费趋势叠加数字化浪潮,线上消费金融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金融公司若具备必要的线上支付功能,可通过降低资金通道成本,进一步让利客户。

  从融资成本看,建议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多渠道补充资本,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拓宽让利客户的空间。目前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券、二级资本债券等标准化债权类融资工具发行受阻,需要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厘清相关政策标准、要求。建议选择稳健合规的消费金融公司作为试点,支持发行二级资本债券,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从而鼓励优良的消费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形成与商业银行差异化的补位角色。

  · 因您而变,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消费金融是金融业中更“亲周期”的细分行业,消费金融客群抗风险波动能力弱,由此使得“多借一点纾困、少还一点减压、晚还一点周转”,成为许多客户的“短频快”需求。如何更及时了解客户困难,快速响应客户诉求,切实解决客户问题,建立与客户长久信任的关系,是消费金融行业的重要课题。

  招联一直有个美好愿望,就是对过往信用良好、当下遇到困难的客户,像好友一样给予体谅和相助。尤其是针对肩负家庭生计、助力基层就业的奋斗者客群,若无法及时“雪中送炭”,至少也要做到“雪后不撤炭”,让客户的困难得以缓解,并视困难程度酌情免除利息,当这些客户走出困境之后,彼此的信任必将成为更忠诚的连接。如果客户确因经济环境或家庭变故等原因难以脱困,基于精准识别的利息减免,可以成为直达无损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滴灌式捐赠,这是招联愿意执着推进的底层逻辑。我们遇到的现实挑战是,如何在千万量级的庞大客群中实现及时精准的识别?如何在面对电信欺诈、专业赖账等各种陷阱时得以有效规避和止损?朴素的愿望要靠科技的力量来支撑,即需要不断提升数智化金融服务能力。

  招联创新推出“三H”服务一年多来,客户通过智能交互,凭借良好信用享受更低利率,实现价格“惠”商量;通过自助增信,凭借大数据算法提高信用额度,实现额度“慧”商量;当客户面临困难时,通过及时协商,调整还款时间或申请利息减免等,实现还款“会”商量。“三H”服务基于与客户的互动,精确识别客户的诉求或困难,推动服务“惠无止境”,已取得了“让信用不负期待”的实际效果。

  回望历史,三国时期赤脸美髯的战将关羽,为何被后人尊为“关公”而供奉?只因他桃园一诺,让刘备的托付不负期待。近看金融,在彻底与黄金脱钩后,一张纸币为何能成为人人接受的信用货币?只因其背后有国家信用,让经济活动高效进行。无论是国家背书还是个人承诺,信用都弥足珍贵,在历史和时代长河中熠熠发光。

  多年以来,招联正是通过多项真诚的服务、优惠的措施,让无数用户群体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国家消费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这种真诚早已化作微光,不断激励许许多多奋斗者,为实现人生目标继续努力,让“让信用不负期待”传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