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我们每个人的数学学习生涯,相信大家都是从认识数字开始。“数”这个特别基础的概念,在数学学习中当然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猿辅导发现,最初孩子们是通过观察、倾听和抄写数字等方法学习相互独立的数字知识,然后学习加减乘除,认识小数、分数、正数、负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等等,不断扩大数域,并在数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的数学知识。
而数感是高度个性化的产物,它不仅和孩子们已有的数字概念相联系,也和怎样形成这些概念相联系。数感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能让孩子们迅速地辨别出数字之间的重要联系。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呢?尤其是对于家长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点呢?接下来,猿辅导与大家一同揭晓答案。
首先,猿辅导认为,小低年级重视计算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对数的结构的理解和认知。数并非单一孤立的存在,任意两个数之间都可以有联系,同时一个数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分拆成若干个数相加,也可以分拆成若干个数相乘的形式。对于非零自然数来说,可分拆的最小加数单元就是1,1可以累积出所有的非零自然数;可分拆的最小乘数单元是质数。
因此,猿辅导在这里也建议家长可以带小朋友认识100以内的25个质数,同时,用口算的形式练习100以内的自然数的分拆,比如50=1×50=2×25=5×10=2×5×5。通过分拆练习,熟悉100以内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同时意识到,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结构特征,这个特征由它能分拆出的质数决定。
其次,猿辅导建议家长们可以在生活中借助具象的事物培养孩子的数量意识。数学书上的数之所以让人头疼,或许就是因为它们只被当做了硬邦邦冷冰冰的数,它们有什么作用?什么意义?何时出现?这些是生活中随时可以积累的东西,试着把日常场景中模糊的大小快慢多少都精确到数。
第三,重视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其次才是计算速度。算理,简单说是算的一种道理或想法,主要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实施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孩子只有理解了算理,明确了具体的方法,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进而培养运算能力。
在生活中多尝试“估算”。估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数学价值。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要多得多。猿辅导认为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多多尝试估算。在估算的过程中,孩子的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能力和事项计划性都会得到锻炼,同时,数感也在生活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了。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猿辅导希望,家长们可以用更多的耐心,引导孩子进行生活实践与深度思考,让数学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一部分,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收获自信!